4.三月桃花水 编版 年级 一单元 1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识记“绮、谈”两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和”,积累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

2.能抓住课文关键句,把握文章所写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描写生动的优美词句,体会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仿写课文第5-6自然段。

学习

重难点

1.能抓住课文关键句,把握文章所写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描写生动的优美词句,体会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两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这样的阅读方法。本课作为一篇略读课文,应放手让学生运用这种阅读方法。找出关键句,体会桃花水美妙的声音和它映照出的春天的美景。本文以诗歌一般的语言,充分表达了对桃花水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教学时,可以先放手让学生自主批注描写优美生动的语句,进一步体会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与赞美之情,然后通过交流分享,进一步引导学生品味词句,体会情感,有感情地朗读甚至背诵课文。
教学辅助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诵读古诗,情境导入

一、古诗朗诵: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白居易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清·高鼎

说说这组诗句都写到了哪个景物?

寒冷的冬天将要远去,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出示课件)

听:丁零零,丁零零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三月桃花水)

看:那明镜般透彻的,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三月桃花水)

在这个美丽的季节,到处都充满了生机,到处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那潺潺的春水也唱着歌儿向我们跑来了,它滋润了大地,它催生了万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美丽的春天,去感受这迷人的《三月桃花水》吧!

  • 揭示课题

三月桃花水。春水也叫“桃花水”。春水,滋润了大地,催生了万物。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到处都充满了生机,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描写这美妙春景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感受这美丽的《三月桃花水》吧!

  • 了解作者。

刘湛秋,1935年出生,安徽芜湖人。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

著有诗集《生命的欢乐》《无题抒情诗》《人·爱情·风景》,散文诗集《遥远的吉他》,论文集《抒情诗的旋律》等共22种。

学习任务二:初读课文,梳理课文结构

一、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 生自读,互相交流词语。
  2. 出示词语:绮丽竖琴  纤细 回旋  应和  谈心 沉醉 草如茵  柳如眉
  3. 多音字:“和”:hé(和好)hè(应和) huò(和弄) huó(和面) hú(和牌)

二、找关键句,梳理课文。

1.默读,画出文中关键句,梳理课文结构。

2.读句子:

啊,河流醒来了。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3.梳理课文:

第一部分①-② :描绘了阳春三月,大地回暖,河流苏醒,桃花盛开的景象;

第二部分③-⑥:以桃花水滋润大地,从声音和画面两个方面具体描写了美丽的春光;

第三部分 ⑦: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知道有感情朗读。(用欢喜的心情、轻快的朗读方式读)

5.小结:

课文是从三月桃花水的声音和光芒、春水滋润大地和装点春天、作者的赞美三方面描写三月桃花水的美丽、灵动。

学习任务三:抓关键句,了解主要内容

读第1自然段为什么连用两个问句开头?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