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网络交往的特点,感受互联网传递信息便捷性。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并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3.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电子阅读的优缺点,并通过辩论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4.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够正确使用网络,既不回避也不沉溺于网络交往,文明、恰当地进行网络交往,使之为生活、学习服务,抑恶扬善,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并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

教学难点:

养成耐心倾听,尊重发言的良好的交际习惯。培养问卷调查的分析力,锻炼口语的表达力。

三、教学设想

能进行小组合作,运用各种方式搜集流行或已不再流行的网络词语。整理已被工具书收录的网络词语并了解它们的意思。思考网络词语的优势和部分消失的原因,讨论网络词语的实用文体。能正确讨论电子阅读与传统阅读的关系,做到有理有据有理。

四、教学方法:

通过文本的对比,任务的驱动,学生自主发现语言要连贯的规律与写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

六、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正式上课前,老师先做一个小调查:面对炎炎夏日,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消暑方式,那你认为夏天必不可少的消暑方式有哪些?(生自由回答)有一位网友进行了神总结,他认为消暑神器有三宝:西瓜、空调和wifi!可见,网络已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背景介绍

有这样一类人:他们无论何时何地,个个都作“低头看屏幕”状,有的看手机,有的掏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上网、玩游戏、看视频,想通过盯住屏幕的方式,把零碎的时间填满。这类人就是时下所说的“低头族”,不仅成年人如此,小孩儿们也不例外。更有报道称:青岛一位张先生与家人聚餐时,孙子孙女只顾玩手机而冷落了家里的老人,惹得老人愤而摔盘离席。

互联网不仅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而且极大地影响着我们的语言、文化、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身处互联网时代的我们,正享受着互联网的便利,当然,也有必要思考随之而来的种种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同走进综合性学习活动——我们的互联网时代。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网络词语小研讨

1.活动指导:

(1)搜集一些常见的或最近正在流行的网络语言,搞清楚意思。

(2)给网络语言分类,并思考这些网络词语在表达方面有什么独到之处。

(3)小组讨论:写作文时能否使用网络词语?

2.活动示例:

(1)3166:撒由那拉,再见(日语);886:拜拜啦;484:是不是;酱紫:这样;斑竹,板猪:版主,论坛版块的管理人员,把水版比作个小店,他们就是店小二;thx,3x:thanks,谢谢;菜鸟,小虾,初哥:就是初级水平的新人。等等。

(2)分类:

A.用数字代码谐音表示,如:7456(气死我了),4242(是呃是呃)。

B.用汉语的谐音,如:酱紫(这样子),偶来了(我来了);

C.运用表情符号,如(^^)表示神秘微笑,(Zzzz…)表示睡觉的样子;

D.肆意曲解词语,如“偶像”(呕吐的对象),天才(天生蠢材);

e.用昵称表示,如“东西”说成“东东”;

f.用自创英文缩略或拼音字母表示,如PF(佩服),BT(变态);

g.用动物名称表示,如“大虾”(超级网虫)。

独到之处:①词语富于创新。网络语言的使用者以青年为主,他们充满活力、求新、求奇。在网络语言中可以找到最流行的词句,因此网络语言中的词汇比传统的语言词汇更富有创新性,更能体现出青春活力的气息。如古汉字“囧”,其中的“八”代表眉眼,“口”代表最,原意是“光明”,在网络语言中泽表示郁闷、悲伤、无奈、无语等,看到自行就可以领悟出其在网络语言中的意思。②视觉效果突出。文字与图片、符号、动画等的融合不仅突出了视觉效果,还给人以亲切感,在心理上缩短距离感。③表达形式多样。网络语言的图片、汉字、英文字母、拼音、数字、符号等多种形式杂糅的表达,使得网络语言在形式上更加丰富多彩。

(3)观点一:我认为可以。因为写作就是要我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不拘形式地写下来,乐于表达,自由表达,个性表达。网络语言已经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表达形式,我们也应该允许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真实的生活。用自由之笔,写自我之境,抒自我之情,表自觉之意。

观点二:古人云:“取法乎上得其中,取法乎中得其下。”习作也要讲究取法乎上,讲究学习高品位的规范语言。网络语言强烈地冲击民族文化,它给我们的民族语言造成了一定的“烧伤度”,很难想像一个长期浸染在网络语言下的学生,还能够很好地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做一个有根的人。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正处于学习语言的起步阶段,这样随意的,不规范的网络语言很难让他们体会语言的传承和汉语的魅力。

观点三:对于网络语言进入作文,我们应该以理性、开放的姿态,持“宽容理解,正确引导,吸取精华,剔除糟粕”的态度。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哪些是健康的、优秀的、有益的网络语言,可以加以吸收和利用,哪些是不好的、低俗的、品味低下的网络语言,是应该摒弃的。其次,在使用网络语言时要自律,不要盲从,要利用网络语言灵活生动的特点,激发语言创造能力。

(二)活动二:电子阅读面面观

1.活动指导

(1)设计一个简单的调查问卷,在同学、老师、家长、亲友中做个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他们花费在电子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