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3 祖父的园子 统编版 五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时
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品读描写园中景物的句子,体会“我”的内心感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阅读链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

重难点

品读描写园中景物的句子,体会“我”的内心感受。

 

 

学情分析

文中祖父的“笑”等细节颇耐人寻味,引导学生紧紧围绕文本内容形成的波澜去理解、推敲、琢磨,想象人物真实的心境,情动而辞发,在语言练习中,走进人物的内心。
教学辅助 1.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品读课文、体会乐趣

  1. 课前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来品读这篇文章。

2.品读课文

学习第1-3自然段。

A.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写出“我” 对园子的喜爱。

B.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花草丰茂

C.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高大  健美  有生机  有活力

D.你从第1—3自然段中体会到了“我”什么样的感情?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呢?

体会到了“我”对园子的热爱。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

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E.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排比,祖父做什么,“我”便做什么,表达了“我”对祖父的依恋。

F.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我说:“谷子。”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神态描写,语言描写

祖父对“我”铲苗留草没有丝毫责备,反而宽容地笑,说明祖父非常疼爱“我”。

G.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黄瓜还没有吃完,我又看见一只大蜻蜓从旁边飞过,于是丢下黄瓜又去追蜻蜓了。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好在一开始我也没有存心一定要追上,跟着蜻蜓跑了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采一朵倭瓜花,捉一个绿蚂蚱,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儿,线头上只拴着一条腿,而不见蚂蚱了。

通过写“我”在园子里摘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蚂蚱,表现了“我”的天真可爱、活泼爱玩。正因为祖父的包容、耐心和慈爱,“我”才能无拘无束地玩耍,自由自在地生活,放肆地玩闹,尽情张扬孩子顽皮的天性。

H.玩腻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通过“扬”“大喊”的动作,描写出“我”拿水瓢洒水时高兴的样子,“我”顽皮的天性在园子中得到张扬。

3.品读课文

A.读4-14自然段,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因为祖父的爱,“我”在园子里的生活快乐而自由。

B.8-10自然段中,三次写到了祖父的笑(大笑、笑够了、还在笑),这三次笑中暗含着什么?

答:祖父的笑里暗含着慈祥、和蔼可亲和对“我”的爱。正是祖父的慈爱和宽容,“我”才可以在园子里胡闹。

C.“我”在园子里到底是玩还是干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答:对“我”来说,“我”在园子里干活就是玩,玩就是干活,都充满了欢乐。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