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美丽的小兴安岭 编版 年级上册 六单元 第2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认识“融、侧”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兴、舍”,会写“脑、袋”等13个生字,会写“东北、脑袋”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长句,初步体会“抽出”“浸”等词语在表达上的好处。

3.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4.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喜欢小兴安岭的理由。

5.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并产生创建美好家园的观念。

学习

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长句,初步体会“抽出”“浸”等词语在表达上的好处。

2.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前几篇课文的学习,已经初步具备欣赏描写景物的句子能力,只是还需加强。三年级的学生应该着重训练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把握文章的想感情。
教学辅助 1.多媒体课件。

2.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

 

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1. 我会读。

东北   脑袋   严严实实   挡住   视线   花坛   显得

苍翠   飞舞   名贵   药材   雪花   巨大   宝库

  1. 我会说。

(1)本文全文是围绕                                                          这句话,按照                   顺序来介绍小兴安岭的。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           之情。

明确: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春  夏  秋  冬  时间   热爱和赞美

3.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

学习任务:联系生活,初步理解“绿色的海洋”

1.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2.“数不清”“几百里连成一片”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了小兴安岭森林广阔。句中的省略号表示还有很多树种。

3.你见过森林吗?联系生活中你见到的森林,再结合图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把小兴安岭说成“绿色的海洋”?

明确:这是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兴安岭的树多的特点。

4.第一自然段总领全文,总写小兴安岭树多的特点。

5.“海洋”是我们常用的一种比喻,照样子写一写。

例:长满树的小兴安岭是绿色的海洋。

摆满书的图书馆是知识的海洋。

节日的天安门广场是欢乐的海洋。

学习任务:通过重点词句,体会小兴安岭春天的美

1.自由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思考:

(1)作者向我们描绘了小兴安岭春天的哪些景物?

(2)结合重点词句体会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丽。

2.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讨论交流。

3.课堂交流。

交流预设:

(1)第2自然段,作者描写了树木、积雪、小溪、小鹿这些景物。

(2)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抽出”写出了枝条快速而有力地生长的情形。

(3)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

“融化”“汇成”“流着”“涨满”这些表示动态的词语,表现了小兴安岭春天的变化,充满生机。

(4)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有的……有的……”这一句式写出了小鹿散步时不同的姿态,体现了小鹿的可爱。

4.总结:抓住关键词句,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小兴安岭春天的无限生机和活力。在以后的学习中,我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