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 26.手术台就是阵地 | 统编版 | 三年级上册 | 第八单元 | 第2课时 |
学 校 | 授课班级 | 授课教师 | |||
学习目标 |
1.认识“棒、恩”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斗、大”,会写“术、斗”等11个生字,会写“手术台、阵地”等17个词语。
2.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联系事情发生的背景,说出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 3.感受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对工作极端负责的高尚品质。 |
||||
学习
重难点 |
1.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联系事情发生的背景,说出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
2.感受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对工作极端负责的高尚品质。 |
||||
学情分析 |
三年级学生对什么是国际主义精神不甚了解,现在的孩子都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年代,所以很难体会到当时环境的危急以及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身为一个外国人的白求恩大夫仍然坚持做手术体现出来的高尚品格。教学时应联系时代背景,引导学生感受白求恩大夫的这种崇高品质。 | ||||
教学辅助 | 1.多媒体课件。
2.学习任务单。 |
教学过程
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 我会读。
手术台 阵地 战斗 打响 气焰 刚刚 不断 激烈
血丝 烟雾 仍然 取出 匆匆 离开 危险 转告
- 我会说。
(1)课文主要讲了在 , 在万分紧急的情况下,坚守阵地,连续六十九个小时冒着生命危险 的事。
明确:齐会战斗 白求恩大夫 为伤员做手术
(2)白求恩大夫为什么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是怎样工作的?毛主席为什么对他有那么高的称赞?我们这节课继续走近白求恩,感受他崇高的精神品质。
学习任务一:联系背景,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
1.问题引路。
默读课文2—4段,思考:
(1)画出描写战场环境危险和战斗形势险峻的句子。
(2)找出白求恩大夫在不同环境下表现。
2.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讨论交流。
3.课堂交流。
交流要点:
(1)描写战场的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一: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
环境描写二: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
环境描写三: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
(2)从“硝烟滚滚”“弹片纷飞”“淹没”“不断地在上空吼叫”“不断地在周围爆炸”“落在小庙的周围”“布帘烧着了”“扑过来”可以看出战斗异常激烈,而且形势越来越危险。
(3)描写白求恩工作的场景。
①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扔在盘子里。
“仍然”意思是仍旧、照样,表示某种情况持续不变。联系上文 “他已经两天两夜没休息了,眼球上布满了血丝” 可知,白求恩一直在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镇定”意思是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乱。在如此危险的环境中,白求恩仍镇定地工作,说明他已经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一心只想着如何救助伤员。
“接过”“取出”“仍在”可以看出白求恩大夫动作娴熟,说明他的医术很高明,也表现出了他的从容镇定。
白求恩大夫在情况十分危急时,仍然镇定地工作,说明白求恩大夫医术高超,心中只有伤员。
②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师卫生部长匆匆赶来,对白求恩说:“师长决定让您和一部分伤员离开这里。”
……
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情况越加危急,白求恩“低下头”“继续手术”,表现了他临危不惧,一心想着伤员。
③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