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设计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以下统称“教材”)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2.1.1 用字母表示数,内容包括: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字母表示数的书写要求.

2.内容解析

用字母表示数是学习数学符号的重要一步,从研究一个个特定的数到用字母表示一般的数,是学生认识上的一个飞跃.用字母表示数,便于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数学关系的变化规律,并确切地表示出来,从而有利于进一步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从这一节课开始,意味着将把学生从数的领域带入到代数式的世界,这将使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与数学观点.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正确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1)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抽象能力)

(2)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应用意识)

2.目标解析

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用字母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培养符号感.经历观察、发现、交流、归纳并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规律、数量关系的过程,提高分析、归纳能力,掌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体验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的优越性.激发学生用字母表示数的兴趣,体会发现规律的快乐,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美.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主要学习的是数的有关概念和运算,学生习惯用数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由“数”

到“式”的过程,是一个抽象的过程虽然学生小学学过用字母表示数,对含有字母的数学式子不会感到生疏,但七年级学生符号意识较弱,分析问题能力有待逐步提高,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对于如何分析问题、寻找相关数量、确定数量之间的关系、用数学符号表达数量关系,学生会感到困难教学中要通过大量的学

生熟悉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充分展示分析数量关系并列式的过程,积累感性认识,丰富学习体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正确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用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引入

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扑通1声跳下水;

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扑通2声跳下水;

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扑通3声跳下水;

4只青蛙____张嘴,_____只眼睛_____条腿,扑通_____声跳下水;

……

a只青蛙____张嘴,____只眼睛____条腿,扑通____声跳下水.

 

(二)自学导航

独立思考:试着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列数量.

(1)苹果原价是每千克p元,按8折优惠出售,用式子表示现价_____元.

①数和字母相乘,可省略乘号,并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

(2)某产品前年的产量是n件,去年的产量是前年产量的m倍,用式子表示去年的产量______件.

②字母和字母相乘,乘号可以省略不写或用“ • ” 表示.   一般情况下,按26个字母的顺序从左到右来写.

(3)练习簿的单价为0.5元,圆珠笔的单价是3.2元,买a本练习簿和b支笔的总价是              元.  

③后面带单位的相加或相减的式子要用括号括起来.

(4)小明的家离学校s千米,小明骑车上学.若每小时行10千米,则需    时.

④除法运算写成分数形式,即除号改为分数线.

(5)若每斤苹果元,则买m斤苹果需       元.

⑤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带分数要写成假分数的形式.

  • 姚明个子高,经测量他通常跨一步的距离1米,若取向前为正,向后为负,那么姚明向前跨a步为米,向后跨a步为      米.

⑥当“1”与任何字母相乘时“1”省略不写;当“-1”乘以字母时,只要在那个字母前加上“”号.

 

(三)总结提升

列式就是把实际问题中与数量有关的语句,用含有数、字母和运算符号的式子表示出来,也就是把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

要点:

①要抓住关键词语,明确它们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和、差、积、商及大、小、多、少、倍、分、倒数、相反数等;

②理清语句层次,明确运算顺序;

③牢记一些概念和公式.

列式注意事项:

1.表示数的字母相乘时,可用“·”代替乘号或省略不写.如:a×b 通常写作a·b或ab.

2.数和字母相乘时,数字应写在字母前面.如:a×2通常写作2a.

3.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应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如:3×a通常写作a.

4.式子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按分数形式来写.如:y÷3通常写作: .

5.最后一步是加、减运算时,如果有单位,要用括号把式子括起来.如:温度由2℃上升t℃后是(2+t)℃.

(四)考点解析

例1.(1)标价是a元的商品打7折后的售价是_______元;

(2)预计某产品今年的产量是xt,恰好是去年产量的3倍,则去年的产量是______;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