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第5课时 速度、时间、路程 教学设计
学 校 | 授课班级 | 授课教师 | |||
学习目标 |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2.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3.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
||||
重 点 | 发现并掌握“速度×时间=路程”这个数量关系式。 | ||||
难 点 | 运用关系式解决实际问题。 | ||||
学情分析 | 速度本身是物理学概念,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路程、时间和速度》安排在人教版四上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中,编排采用的是乘法模型,即“速度 × 时间=路程 ”,教材以解决问题为主题揭示三量关系。 | ||||
核心素养 | 1. 数学建模: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概括等活动,掌握“速度×时间=路程”这个数量关系式,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2. 数学运算: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简单的计算和估算,如计算行程距离、估计所需时间等。 3. 数学应用: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如解决简单的行程问题。 4. 数学交流: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能够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
||||
教学辅助 |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若有教具等教师自行增加) |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
【设计意图:教学伊始,选取中国飞人苏炳添的视频导入,增强了课堂的生活场景化,感受了数学学习的兴趣。在回顾中发现数学信息,既兼顾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了学习的欲望,也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为模型思想的建立做了极好的铺垫。】
1.观看中国飞人苏炳添参赛视频
引导语:苏炳添跑得真快,这真是举国振奋的9.83,这真是亚洲之光啊!跑步这个项目比的是谁更快?
2.比一比,谁更快?
(1)课件呈现:A学生240米用时3分钟;
B学生240米用时4分钟。
总结:相同距离比时间,时间越短的越快。
(2)课件呈现:A学生240米用时3分钟;
C学生210米用时3分钟。
总结:相同时间比距离,距离越长的越快。
(3)课件呈现:A学生240米用时3分钟;
D学生180米用时2分钟。
引导语:现在距离和时间都不相同,怎么比谁快?
学习任务一:认识速度、时间、路程
【设计意图:学生的学习不应该是经验式的学习,而应是思考式的学习。观察这些熟知的生活信息,其目的是将生活数学逐渐地引向数学化学习,这一过程不是单纯的概念的掌握,而是数学化的理解,体现数学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认识路程和时间
1.梳理信息
A学生240米用时3分钟;
B学生240米用时4分钟。
C学生210米用时3分钟。
D学生180米用时2分钟。
总结:这里的240米、240米、210米、180米叫做路程。
这里的3分钟、4分钟、3分钟、2分钟是时间。
2.思考:什么是路程?
总结: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
思考:什么是时间?
总结: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等),叫做时间。
3.达标练习
指出文字的路程和时间。
(1)苏炳添跑100米,用10秒。
预设:100米是路程,10秒是时间。
(2)蜗牛爬50米,用5小时。
预设:50米是路程,5小时是时间。
二、认识速度
1.思考:如何A、B、C、D比较谁更快?
预设:要求出一分钟能跑多远?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