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水的净化
课时 | 水的净化 | |||
素养目标 | 1.了解纯水和自然水、硬水和软水的区别
2.了解净化水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意义 3.学习并练习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
|||
教学重点 | 沉淀、过滤、吸附和蒸馏等净水的方法;硬水与软水的概念和区分 | |||
教学难点 | 过滤的操作方法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情景导入 | 在洪涝灾区或地震灾区,人们的生活用水会受到污染。如果你身处灾区或是支援灾区的志愿者,要经过怎样的处理才能把被污染的水净化成能饮用的水呢 | 思考、讨论 | 用问题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 |
新课教学 | 活动一 水的净化
【对比观察】 展示天然水和纯净水,对比观察它们的颜色和状态提问:天然水浑浊的原因 探究 沉淀 【学生实验】将装有河水的塑料瓶摇晃几下,静置一会,观察塑料瓶底部 【提出问题】如何使悬浮在水中的小颗粒固体快速沉降下来 【教师点拨】 明矾净水原理:吸附其周围小的沉淀颗粒,然后逐渐变成大颗粒,当达到一定重量时,沉到容器底部,我们把明矾称为-絮凝剂 提问:如何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 探究过滤 (1)制作过滤器:教师边演示边讲解操作方法及步骤(2)布置分组实验任务:过滤加入明矾后的水。巡堂指导,指出问题,引导改正,评价交流 (3)归纳总结过滤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4)引导学生观察滤液、滤渣,总结过滤的作用 【引导讨论】过滤操作的作用 【引导总结】1.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2.若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原因有哪些?如何处理探究 吸附 【提出问题】如何除去滤液中的红墨水 演示实验:往有颜色、异味的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再次过滤,观察滤液 【教师讲解】活性炭一吸附剂。活性炭利用其自身疏松多孔的结构,将有颜色和气味的分子储存其内。所以可以用于除臭和除颜色 探究 自来水的净化 【提出问题】所得到的水还需经过什么步骤才能饮用【图片】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课外实验】自制简易净水器 |
观察、对比、回答
学生实验、小组讨论、倾听、理解 小组进行实验思考、讨论、交流 观察实验了解自来水的净水流程。让学生自己回家自制这样的简易净水器 |
通过天然水和纯净水的对比,总结出它们的差异。实物观察让学生更直观。从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出手,学生学习兴趣更浓烈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描述实验现象的表达能力。增加学生生活经验的同时,使学生认识到沉淀是净化水的一种方法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逐步学会除去可溶性杂质的方法学生亲眼所见活性炭的吸附性,感叹化学神奇之处,再次感受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实践能力 |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