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小学美术《春天的色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美版小学美术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春天是四季的开始,万物复苏,绿意盎然,生机勃勃,一派迷人的景象。这样的季节是培养学生感受自然,亲近自然,观察自然的大好时机,也是提高学生审美的重要途径。所以,教材设计了一系列感受自然的课程,比如上册有《看谁涂得更好看》《美丽的天空》,以及一些造型·表现课当中,都对色彩知识有一定的讲解和涉及,再加上学生会在生活中有一些对色彩的基本体验,对一些基础的色彩知识也有一定的认识。《春天的色彩》重在感受,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寻找出春天这个季节所特有的色彩,感受春天这一季节的美,并能运用特殊的美术表现形式传达出内心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这也是新课标的理念。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通过上学期对美术的学习,已经对基本的形状和色彩有了一定的认识与了解。从年龄特点上来看,一年级学生活泼开朗、教思维灵活,在学习中能激发出无限的创造力,但同时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因此在学习中要通过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活动,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力求在整个课堂中体现出美术课程的人文性、综合性、愉悦性和审美性。作品展示评价环节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大声地介绍自己的作品,成功展示自我、愉快表现自我,充分提高学生的表现力、自信心和自我展示的能力。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直观的画面、丰富的课程资源会给学生更多的感受,所以在教学中尽可能多地提供代表春天色彩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能够体验到大自然的微妙变化,寻找到春天特有的色彩。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观察,了解春天的特征以及春天色彩的特征。
2.尝试用点染、浸染不同的创作方法表现春天的色彩,感受不同艺术形式带来的美感。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提升美术表现力。
4.感悟春天的美丽,感受色彩给生活带来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了解春天的色彩特征,基本掌握用点染、浸染的方法和技能来表现春天的色彩。
难点:用合适的色彩表现春天。
教法学法:
教学方法:谈话激趣、启发引导、直观演示、
学习方法:欣赏感受、讨论交流、自由创作、展示评价
教学准备:
课件、水彩笔补充液、手纸巾、调色盘、生宣纸。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说一说:你最喜欢的是哪个季节?
学生自由回答,并简单说说喜欢的理由。
2.听一听:春天的声音
(播放春天的声音,学生闭着眼睛感受春天的气息。)
提问:你都听到了哪些声音,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3.用耳朵都能感受到春天这么优美的景象,想不想跟着老师一起走进春天,去寻找春天里的色彩?
4.出示课题:春天的色彩。
(设计意图:用谈话的形式导入课堂,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通过聆听春天的声音,感受春天的气息,回忆春日的美景以及带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启发引导、探索交流
1.赏一赏:春天的美景
播放春天的视频,学生欣赏感受春天的气息,感悟大自然的变化及多变的色彩。
(设计意图:视频播放春日的不同的景色,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春天大自然带来的美好,为寻找春天的色彩做好铺垫。)
2.找一找:春天的色彩
①提问:看了刚才的视频,你在春天里都找到哪些颜色呢?
答语提示:我在春天找到了 色,它藏在 里。
(课件出示视频截图,学生说说自己找到的颜色,并将找到的颜色色卡粘贴到黑板上)
②春天是什么样的色彩呢?
学生总结:五彩斑斓、五颜六色、万紫千红、色彩缤纷等
(设计意图:课件出示视频中的截图,同时让学生找到相应颜色的色卡,提升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为之后的艺术实践做好铺垫。)
3.画一画:春天的美景
①名家绘画作品欣赏:《春如线》——吴冠中
提问:你觉得画家在画面中都画了些什么?哪些元素让你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②学生作品欣赏:他们是如何表现春天的?有没有特定的物象?
学生欣赏分析,讨论交流并总结:只有各种各样的色彩,没有具体的图像。
③教师示范:纸巾点染法、浸染法
(设计意图:通过名家作品与学生作品的欣赏,感受不同艺术创作手法所带来的不同美感。同时通过教师示范,基本掌握用色进行点染和浸染的创作手法。)
三、自由创作,巡视指导
1.作业要求:用点染或浸染的方法完成一件表现春天色彩的作品。注意色彩的选择及搭配,表现出春天色彩的美感。
2.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视单独指导,为学生提供帮助。
(设计意图:学生进行艺术实践活动,亲身感受美术创作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