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第三册教材第二单元《乃哟乃》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乃哟乃》是人音版第三册教材第二单元《幸福的歌》中的第4课,这是一首简短的土家族民歌, 2/4,全曲由五个小乐句组成。旋律中只用“sol  mi  do” 三个音,而且每个乐句的句尾最后一小节都是“sol  mi  do”顺序,音高、节奏完全相同。由于歌曲乐句的长短不同,形成了“2+2+3+3+3”有变化句式结构,旋律简单而不单调,欢快而热烈,表现了土家儿童欢乐开朗的性格。

学情分析

活泼好动是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所以我在教学时设计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与热情,在快乐的氛围中,加深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经过一年的音乐课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音乐技能,有了一定的聆听习惯,对音乐的知识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对此,作为音乐教师,我运用有效的教法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其在情感的勃发与激动中,享受音乐的美,陶冶情操。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乃哟乃》,表达对幸福生活的赞美。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提高感受美、发现美的能力,用歌声表现土家儿童欢乐开朗的性格。

  1. 能够积极参与演唱、歌表演、律动、舞蹈等艺术活动,用多种形式表现歌曲,在各种艺术实践中初步建立规则意识和合作意识。
  2. 通过歌曲走进土家山寨,了解土家山寨的风土人情,感受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体会土家族儿童对生活的赞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 do mi sol”三个音,并能用自然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乃哟乃》,通过声音表达对幸福生活的赞美。

教学难点:感受并表现“do mi sol”三个音。

教法方法

聆听法、范唱法、感受法

学习方法

听唱法 、律动法、创编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初步感受

1.师生相互问好,请你观察乐谱中出了哪三个小音符,听一听,唱一唱,找一找三个音的高低位置。

(设计意图:用“do mi sol”编创旋律师生问好,通过柯尔文手势辅助唱音高,感知这三个音的高低,初步建立音高概念。)

2.小音符要带我们去土家山寨,在路上,我们看到云雾缭绕在山间、小朋友高高兴兴去上学的情景,小音符情不自禁的唱起了美妙的旋律。

(设计意图:创设意境,学生通过演唱1-3-5-、51 53用声音表现云雾缭绕在山间和小朋友高高兴兴上学的情景,感知美的声音。)

二、整体感知、学唱歌曲

1.要到达土家山寨,三个小音符还要考考你们,我们三个如果变换了顺序,你还认识我们吗?

(设计意图:出示乐谱,学生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找出谱子中相同的小节并唱出来,和老师接龙唱,可以降低识谱的难度,帮助孩子进一步巩固“do  mi  sol”的音高,初步识谱。)

2.恭喜你们闯关成功,到达了土家山寨,欣赏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听觉和视觉的结合能更好的让学生感受音乐,走进美丽的土家山寨,初步了解土家山寨的风土人情。)

3.在刚才的音乐中有没有听到让你印象最深的歌词,听一听、说一说。

(设计意图:引出课题,解释土家语,结合陕西方言能更好的让学生理解土家语言的意思。)

4.看着乐谱,唱一唱乐谱中“sol mi do”对应的歌词,师生合作轮唱歌曲《乃呦乃》。

(设计意图:让学生唱比较熟悉的“sol mi do”,教师唱其他的歌词,通过师生轮唱的方式,降低歌曲的难度。)

5.请你找出歌曲中能体现土家族人民载歌载舞、欢声笑语的旋律和歌词。

(设计意图:通过找一找,画一画旋律线的方式,再次巩固“do mi sol”这三个音,帮助学生解决音准的问题,也是本课的难点部分。)

6.完整演唱歌曲。

三、拓展延伸 活动编创

1.土家族的人非常聪明,他们把日常劳动的动作融入到舞蹈中,请你仔细观察,舞蹈中融入了哪些劳动的动作。

2.在平时的生活中,你有做过哪些劳动呢?能不能编创动作,我们创编校园版的“摆手舞”,分小组讨论,并上来表演 。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