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 语文园地 | 部编版 | 六年级上册 | 第七单元 | 1课时 |
学 校 | 授课班级 | 授课教师 | |||
学习目标 |
1.交流如何做课堂笔记,养成做课堂笔记的良好习惯。
2.了解日常生活中与戏曲有关的词语,并选一两个说句子。 3.学习修改说明书,使说明书更加清楚明白。 4.了解并积累与艺术有关的成语。 |
||||
学习
重难点 |
1.交流如何做课堂笔记,养成做课堂笔记的良好习惯。
2.学习修改说明书,使说明书更加清楚明白。 |
||||
学情分析 |
六年级的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中已具备了一定的做笔记的能力,但是如何更有针对性、更高效、更系统地记录课堂笔记,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六年级的学生读懂简单的说明书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准确地表达,可以通过”图文对照””等方法进行指导,并进行简单的练习。 | ||||
教学辅助 | 1.多媒体课件。
2.《教学任务单》《分层作业单》 |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交流平台——做课堂笔记
1.谈话导入课题。
(1)谈话: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好课堂笔记,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帮助我们记忆,还能促使我们积极思考。
(2)出示学霸的课堂笔记。
引导:这里有一些学霸的课堂笔记,大家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笔记的。
2.出示班上学生的课堂笔记。
预设1:我在课堂笔记本上,记录了老师讲的重要内容。
7 开国大典
群众入场—典礼开始—宣布新中国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阅兵盛况—群众游行 |
预设2:有了疑问,需要继续思考,或者查找资料的,我会认真记下来。
23月光曲
1.传说是这样谱成的。“传说”?看来这首曲子的创作过程不一定是这样。查资料了解一下。 |
预设3:我会把听课过程中产生的想法记录下来。
2.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盲姑娘听琴声猜出了贝多芬,这是说贝多芬遇到了知音吧? |
3.教师总结:记课堂笔记有利于锻炼思维、提高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要注意记录重点、难点、疑点、新观点
明确:老师讲的重点内容,听课过程中产生的想法、疑问或者需要查找的资料。
4.提问:可采用哪些方法来做记录?(摘抄、思维导图、表格、圈点勾画法、符号法等)
学习任务二:理解词语,选词说话
1.分行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亮相 行当 压轴 行头
跑龙套 唱白脸 花架子 对台戏
粉墨登场 字正腔圆 有板有眼 科班出身
指导读准多音字:行当(hánɡ)、亮相(xiànɡ)、压轴(zhòu)
2.全班齐读。
3.引导发现:读着这些词语,你有什么发现?(这些词语都与戏曲有关)
4.教师引导:在过去戏曲盛行的年代,人们喜爱看戏、听戏,就像大家今天喜欢流行歌曲一样,所以,戏曲中使用的一些专有名词在今天也常常被我们所使用。大家不信?我先来问问大家,在你们家中,爸爸妈妈教育你们时,是不是往往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而爷爷奶奶又往往过来打圆场?这里的“唱红脸”“唱白脸”“打圆场”可都是戏曲中的用语。
5.小组合作,理解词语。
(1)引导:你们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吗?在小组内和同学交流词语的意思,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难懂的词语。
(3)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播放图画、视频资料帮助理解。预设:
①出示图片,让学生选词语,如“行头、亮相、行当、跑龙套”。
②听戏曲选段,提问:听了这段唱腔,你认为可以用哪两个词?(字正腔圆、有板有眼)
6.选词填空。
(1)我们班的节目是这场演出的(压轴)大戏,虽然时间已经很晚了,但捧场的观众还是相当多。
(2)我的小弟弟正学着妈妈拖地,那(有板有眼)的样子真可爱!
(3)他那一身(行头)都相当讲究,要花不少钱吧!
7.学生任选一两个词语造句子。
学习任务三:图文对照,修改说明书
1.谈话:请大家回忆一下,你们有没有制作或拼装过一些玩具呢?如果我们要制作或拼装玩具,必须要阅读什么?对,它就是说明书。今天,我们就来读一份玩具制作说明书,看看根据这份说明书能制作出什么样的玩具。
2.学生自主阅读《玩具小台灯制作说明书》。
(1)出示自学提示。
①说明书从(材料)和(步骤)两个方面告诉我们小台灯的制作过程。
②材料用途。
半个乒乓球——(灯罩) 一个瓶盖——(底座)
一段铅丝——(灯架) 一块橡皮泥——(粘牢铅丝和做灯泡)
③制作步骤。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