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第1课时 认识扇形统计图 教学设计

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并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必要的信息,能根据扇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3.感受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经历扇形统计图的认识过程,体会直接观察的学习方法。通过对扇形统计图的简单分析,培养统计素养,提高统计能力。

重    点 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从统计图中读出必要的信息。
难    点 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必要的信息,能根据扇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认识了简单的统计图表,在四、五年级又进一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六上第六单元对百分数的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学习扇形统计图以及统计图的选择。因而本节课的重点应放在看图、析图、用图上,而不是制作统计图。
核心素养 根据扇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数据意识。
教学辅助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若有教具等教师自行增加)

 

 教学流程

 

学习任务一:通过生活中的具体情境激趣导入新课,整理数据,完成统计表。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体育运动情境,在引导发现数学信息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来自生活,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表图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到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都不能反映部分与总数之间的关系,以及产生扇形统计图的必要性,同时也揭示了扇形统计图的内涵。】

情境导入,引“探究”

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1.课件出示一幅条形统计图的例子。(从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说一说)

2.课件出示一幅折线统计图的例子。(从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说一说)

知识链接,构“联系”

教师提问:这两种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

  1. 学生结合已有知识说一说:条形统计图能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楚的反应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种新的统计方式。

新知探究,习“方法”

教师课件展示:教材第94页例1的主题图:

 

这是六(1)班同学开展课外活动时的情景。同学们有的打乒乓球,有的踢足球,还有的跳绳,踢毽子……热闹极了!我们将这一场景中参加各项活动运动的学生填到统计表中。

一、学生独立自学,教师观察指导。

1.学生阅读统计表,获取信息。(对六(1)班做了体育运动喜欢的调查,这是调查结果,从表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2.运用已有知识处理数据。

3.提问:请你算一算每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各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二、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1.学生自主学习后交流汇报:

 

①从表中可以看出喜欢每个项目的具体人数!

②还能算出每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各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2.根据数据:算出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各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多少吗?

汇报展示:全班人数:12+8+5+6+9=40(人)

乒乓球:12÷40=0.3=30%

足球:8÷40=0.2=20%

跳绳:5÷40=0.125=12.5%

踢毽子:6÷40=0.15=15%

其他:9÷40=0.225=22.5%

请将计算的结果填入统计表中。(学生独立填表。)

3.提问:你有办法更直观地表示出喜欢每个项目的具体人数吗?

学生动手结合数据制作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