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第2课时 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设计

课   题 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 第 1 单 元 第 2 课时
学   校   授课班级   授 课 教 师  
学习目标 1.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2.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感受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除数和余数的关系,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学难点 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除法、平均分,经历了算理和算法的推导过程。本课的学习是由平均分的除法迁移到平均分后有剩余的除法,依据知识的迁移,应用转化的思想,学生可以通过探究,把新知识转化为已经学习过的旧知识,理解并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核心素养 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任务单。
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引“探究”

同学们,老师要把8块棒棒糖平均分给小朋友,每人2块,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

1. 学生交流:把8块棒棒糖平均分给小朋友,每人2块,可以分给4个小朋友。

2. 你能把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3. 用4根小棒摆1个正方形,用8根可以摆2个正方形。那如果用12、13、14、15、16根小棒摆正方形,结果会怎样?(板书课题)

、新知探究—习“方法”

运用上一节课所学到的知识,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动手摆一摆,填写算式。

【设计意图:任务引领,通过让学生动手摆正方形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借助摆正方形,使学生直观地看到能摆几个正方形、剩余几根小棒,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把算式补充完整。】

1.按照4根小棒摆1个正方形,学生用12、13、14、15、16根小棒摆正方形,动手摆一摆。

2. 12根小棒,摆一摆:

 

12根小棒正好能摆3个正方形。

算式方格内填3,12÷4=3(个)

3.13根小棒:

 

13根小棒能摆3个正方形,但是剩余1根小棒。

算式的商填3,余数是1,13÷4=3(个)∙∙∙∙∙∙1(根)

4.14根小棒,增加的小棒也按照正方形的形状摆放:

 

14根小棒能摆3个正方形,但是剩余2根小棒。剩的比13根小棒时多一根。

算式的商填3,余数是2,14÷4=3(个)∙∙∙∙∙∙2(根)

5.15根小棒,摆一摆:

 

15根小棒能摆3个正方形,但是剩余3根小棒。剩的比14根小棒时又多一根。

算式的商填3,余数是3,15÷4=3(个)∙∙∙∙∙∙3(根)

6.16根小棒,摆一摆:

 

15根小棒能摆3个正方形,剩余3根小棒。现在加1根小棒,变16根小棒,正好与之前剩余的3根小棒组成一个正方形。16根小棒正好能摆4个正方形。

算式的商就变成了4,没有余数,16÷4=4(个)。

任务二:根据算式,补充表格

根据算式,补充表格,观察余数的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表格将算式的变化呈现出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借助算式,整理出数字的变化,使学生直观地看到余数的变化,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1.根据算式把表格填完整,学生讨论可以观察表格中数字的变化。

12÷4=3(个)

13÷4=3(个)∙∙∙∙∙∙1(根)

14÷4=3(个)∙∙∙∙∙∙2(根)

15÷4=3(个)∙∙∙∙∙∙3(根)

16÷4=4(个)

小棒根数 12 13 14 15 16
正方形个数 3 3 3 3 4
余下的根数 —— 1 2 3 ——

2. 观察表中的余数,你有什么发现?

(1)小组内交流余数的意义,谈论汇报。

(2)(学生汇报:余数可能是1、2或3,不能是4。)

(3)提问:为什么余数不能是4?

(4)因为每当余4,又正好能摆一个正方形。就像15根和16根的情况。

3. 易错警示:借助算式进一步探究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1)出示算式。

15根是:15  ÷  4  =  3 ∙∙∙∙∙∙ 3

(2)提问:16根为什么不是16  ÷  4  =  3 ∙∙∙∙∙∙ 4?

(3)因为4正好又能摆一个正方形,我们发现当余数等于除数时,商就增大1,余数变为0。所以16  ÷  4  = 4。教师板书:16  ÷  4  = 4。

(4)需要注意:当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说明还能再平均分。如果出现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的情况,说明做错了。

4. 再看除法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你有什么发现?

(1)以4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

(2)小组长整理汇报各组的思维过程和结果。

(3)总结:余数都比除数小。

(4)提问:既然余数比除数小,那么余数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5)余数能不能是0?不能,余数为0,说明正好除尽。

(6)余数能不能大于或等于除数?不能,余数大于或等于除数,说明还能再平均分。

(7)总结:余数小于除数,最小是1,最大是(除数-1)。

任务三:达标练习,巩固成果

通过分层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内容,掌握余数和除数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练习,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给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这节课所学知识。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