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第1课时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1)例1教学设计

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猜测、试验、验证等探究活动,理解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的规律,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模型思想。

2.通过画线段图初步培养学生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3.应用植树问题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    点 探究“植树问题”中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并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难    点 借助画图探究棵树与间隔数的关系,并理解其中的道理。
学情分析    植树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比如公路两旁安装路灯、走楼梯、广场敲钟等,教材在编排上,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猜测、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模型思想),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分析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建立数学模型。
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通过“化繁为简”从简单问题中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模型思想和化归思想。
教学辅助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若有教具等教师自行增加)

 

教学流程

学习任务一:阅读题目,寻找信息。初步猜测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设计意图:使学生初步认识并理解“间隔”的意义,在将生活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间隔”,为即将展开的探究作铺垫。阅读题目,找到信息,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大胆猜测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境导入,引“探究”

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树木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植树节是按照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组织动员群众积极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知识链接,构“联系”

仔细观察下图中手指数和间隔的关系。明确间隔的的意义。

两根手指间的空隙叫做间隔,通过观察发现:间隔数+1=手指数

提问:在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例子。(学生自由举例说明)

新知探究,习“方法”

(出示教材第106页例1)请同学们阅读例1,看看能发现哪些信息?

 

同学们在全长100m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m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一、学生独立自学,教师观察指导。

1.从题目里面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分析与解答:(1)课件出示例1,让学生借助身边的实物弄清“一边”、“两端”的含义。

(2)借助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3)让学生根据题中的信息,猜一猜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4)对不对呢?怎样检验自己的猜想?

二、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1.阅读与理解,你从题中获得哪些信息?

已知条件:在全长100m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m栽一棵。

要解决的问题:求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想一想,说一说:“一边”“两端都要栽” “每隔 5 m”各是什么意思?

(1)只在小路的一边栽树,另一边不栽树。

(2)小路的两端都要栽树。

(3)两棵树之间的间隔是5 m,我们把这个距离叫做“间距”

2.分析与解答,学生根据已知条件学生大胆猜测。

根据题中信息,想一想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每隔5m栽一棵,共栽200÷5=20(棵)

对不对呢?你打算怎样验证自己的猜想?引导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进行验证。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