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第4课时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是多少的解题方法 教学设计
学 校 | 授课班级 | 授课教师 | ||||
学习目标 | 1.通过生活中的具体情境,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是多少的解题方法。
2.能准确找出问题中的标准量和比较量。建立百分数问题与分数问题之间的联系,渗透化归的思想。 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知识迁移的能力。 |
|||||
重 点 | 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是多少的解题方法。 | |||||
难 点 | 能准确找出问题中的标准量和比较量。 | |||||
学情分析 | 教材在例3中通过“植树造林”的问题情境中呈现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明确了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和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数量关系类似,引导学生有效利用已学知识自主探究。教材利用线段图直观表示出量和量之间的关系,意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量关系。教材呈现了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并通过比较,发现它们的共同点是都把问题化归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接下来,教材指出这类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相关表述,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含义。 | |||||
核心素养 | 建立百分数问题与分数问题之间的联系,渗透化归的思想。 | |||||
教学辅助 |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若有教具等教师自行增加) |
教学流程
学习任务一:阅读题目,寻找信息,画线段图分析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植树造林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了解植树造林的意义,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创设问题情境后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阅读和理解,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明确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帮助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并画线段图分析问题。】
➯情境导入,引“探究”
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是森林的作用吗?(学生自由说一说)
讲解一些森林作用的知识:森林的作用主要有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维护生态平衡。还可以防止水土流失,美化环境。
介绍植树节,帮助学生养成植树,爱护书目的好习惯。
➯知识链接,构“联系”
学校在植树节举行植树活动,四(1)班植树60棵,四(2)班植树50棵。四(1)班植树的棵数比四(2)班植树的棵数多几分之几?
1.学生独立审题列式解决。
2.归纳总结: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方法,先计算差值,再用除法计算。(除以“标准量”)
➯新知探究,习“方法”
课件展示教材87页情境内容: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了百分之多少?
阅读习题,寻找信息,明确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一、学生独立自学,教师观察指导。
1.学生阅读例题,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3.画线段图分析问题。
二、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1.已知条件: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所求问题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了百分之几。
2.画线段分析问题:理解数量关系
根据收集到的信息,画出线段图。“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了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
把谁看作单位“1”?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