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第2课时 统计图条形(二) 教学设计
学 校 | 授课班级 | 授课教师 | |||
学习目标 | 1.能用1格代表2个单位绘制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条形统计图回答相关问题。
2.体验调查、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际能力。 |
||||
重 点 | 掌握用1格代表2个单位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方法。能根据统计图和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简单的问题并解答。 | ||||
难 点 | 能根据数据的大小确定是否用1格代表2个单位。 | ||||
学情分析 | 本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一个数量,初步获得了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方法,能用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来整理统计数据,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并能运用统计知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建立了初步的统计观念的基础上学习的。这节课主要是进一步学习1格代表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以扩大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 ||||
教学辅助 |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若有教具等教师自行增加) |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
【设计意图:教师利用谈话导入的方式,用学生喜欢的早餐引入新课,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始至终都主动参与学习,又能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课件呈现主题图。
引导:同学们,看一看老师这里的三种早餐都是什么。
课件出示:奶、豆浆、粥。
引导:同学们喜欢这三种早餐吗?那老师就将这三种早餐奖励给这节课表现好的三个组。
学习任务一:感知以一当二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凭着各自、阴天、阵雨、雷阵已有的经验感知,再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形成表象,归纳抽象出算理。同时不禁锢学生的思维,对于能够用自己的方法正确算出结果的,教师都予以肯定。】
一、观察数据,完成统计图
1.引导:下面是四(1)班同学最喜欢的一种早餐(不包括主食)统计表。
问题引领:观察统计表,说一说你得到了哪些数据?
预设1:最喜欢的早餐是牛奶的有6人。
预设2:最喜欢的早餐是豆浆的有12人。
预设3:最喜欢的早餐是粥的有24人。
2.引导: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两种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卡片,选择一种把统计表中的数据用
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
学生在组内汇报各自绘制的条形统计图,教师巡视。
各组汇报并展示各自的条形统计图。
二、观察对比,交流区别
1.问题引领:观察两个条形统计图,说说他们有什么相同点?
预设1:都有横轴和纵轴
预设2:都用长条表示数据
预设3:都是用条形统计图统计的
预设4:都能看出谁多谁少。
总结:都是用直条表示数据,直条越长,数据越大。
引导:最喜欢粥的人数最多。
2.问题引领:对比两种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点?
预设1:一个画的格子多,一个画的格子少。
预设2:纵轴的数据不一样。
引导:对比两个统计图,一格分别表示几个人?
总结:每格代表的人数不同。右图每格表示1人;左图每格表示两人,以一当二。
3.问题引领:你认为用哪个图表示这里的数据比较合适?
预设:右图:数据比较大,而且都是偶数。左图:用每格代表2人更简洁。
左图画起来简单容易画。
问题引领:画条形统计图时如何选择一格代表几?
预设1:制作条形统计图时要根据统计表中数据的特点和大小来确定一格代表几。
预设2:当一组数据较大,且都是偶数时,可以用一格表示2。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