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第6课时 得数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设计
学 校 | 授课班级 | 授课教师 | |||
学习目标 | 1.进一步理解口算方法,能正确口算得数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初步获得根据情境写算式,以及归纳和有序整理等方面的活动经验。 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初步学会有条理表达解题的过程。 |
||||
重 点 | 掌握8的加减法运算。 | ||||
难 点 | 看一幅图能写四个算式,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 | ||||
学情分析 | 学生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已经学了7以内数的加减法,所以对于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和各自的含义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接触“一图四式”,发展他们对加法和减法的认识。 | ||||
核心素养 | 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 ||||
教学辅助 |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若有教具等教师自行增加) |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引“探究”
【设计意图:通过旧知的复习,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好铺垫,提升文化素养。】
1.算一算。
2.分一分。
导语:这节课我们学习得数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习“方法”
学习任务一:探索得数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设计意图:从“一图两式”自然地过渡到“一图四式”,并组织学生交流比较四道算式,从中体会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感受知识结构的完整性。】
1.出示例7情境图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说说图意,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
2.集体交流:看了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图中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可以怎样算?
学生交流。(板书:5+3=)
(2)还有其他算法吗?
看看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想法?
使学生得出结论:相加的两个数交换位置,得数一样。
(3)看了这幅图,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列式?(板书:8-3=)
(4)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来吗?怎样列式?(板书:8-5=)
3.提问:同样的一幅图,小朋友们列出了几道算式?看了这四道算式,你想到了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体会加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
4.教学“试一试”。
(1)出示兔子拔萝卜的情境图,让学生说说图意。
(2)学生独立填写算式及得数。
(3)集体订正:让学生结合图说出每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及每题的得数是怎样算出来的。
(4)教师小结:(水中的5个小朋友加上岸的3个小朋友一共是8个小朋友,等等)
易错警示:学生根据图意只能写出两道算式。
三、达标练习—活“应用”
【设计意图:在练习阶段,通过有层次的练习,重视思维训练和思考方法的有机渗透,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