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 25.灰雀 | 统编版 | 三年级上册 | 第八单元 | 第2课时 |
学 校 | 授课班级 | 授课教师 | |||
学习目标 |
1.认识“宁、胸”等10个生字,会写“郊、养”等13个生字,会写“郊外、养病”等12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 3.能带着问题,边默读边揣摩人物的内心想法。能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与呵护、男孩的诚实与天真。 4.能找出体现列宁和小男孩喜欢灰雀的语句。 |
||||
学习
重难点 |
1.能带着问题,边默读边揣摩人物的内心想法。能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与呵护、男孩的诚实与天真。
2.能找出体现列宁和小男孩喜欢灰雀的语句。 |
||||
学情分析 |
《灰雀》一文语言朴实、叙述含蓄,字里行间蕴含着的情感十分真挚,十分感人。如果不在朗读上下功夫,学生很难悟出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因此,本课的教学力求让学生实实在在读书,真真切切悟情。 | ||||
教学辅助 | 1.多媒体课件。
2.学习任务单。 |
教学过程
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 我会读。
郊外 养病 跳动 欢快 谷粒 男孩
或者 严寒 本来 可惜 肯定 诚实
- 我会说。
课文主要讲了 不见了, 没有找到灰雀,最后 。
明确:一只胸脯深红的灰雀 列宁 小男孩放回了灰雀
3.可爱的灰雀为什么不见了?它去了哪里?又怎么回来了?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
学习任务一:研读文句,感受灰雀的惹人喜爱
1.问题引路。
默读第1自然段,思考:
(1)画出描写灰雀的句子,体会灰雀的惹人喜爱之处。
(2)列宁喜欢这些灰雀吗?从哪里看出来?
2.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讨论交流。
3.课堂交流。
交流要点:
(1)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粉红、深红”写灰雀颜色的美丽;“来回跳动”写灰雀的动作灵巧;“婉转地歌唱”写灰雀声音的好听。作者从颜色、动作、叫声三个方面写出了灰雀非常“惹人喜爱”。
(2)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每次”“都要”“经常”体现了列宁对这三只灰雀喜爱的程度很深。列宁不仅停下来欣赏灰雀,还给它们带来了食物,进一步写出了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
学习任务二:研读对话,揣摩人物心理
1.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列宁得多着急啊!想象一下,列宁都是找了哪里呢?他的心情怎样?
预设:他可能走到每一棵白花树下,仰着头认真在每一根树枝上找;他可能走到每一丛灌木丛中,东看看,西看看;他可能走到每一片草丛里,左翻翻,右翻翻……但都没找到。
此时的列宁特别的着急和担心。灰雀到底去哪里了呢?这时候,列宁看到了一个小男孩。
2.问题引路。
默读第2—10自然段,思考:
(1)画出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
(2)想一想,在对话的时候,他们各自心里想的是什么?
3.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4.课堂展示。
交流要点:
(1)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