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 11.赵州桥 | 统编版 | 三年级下册 | 第三单元 | 第2课时 |
学 校 | 授课班级 | 授课教师 | |||
学习目标 |
1.认识“县、拱”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爪”,会写“赵、省”等11个生字,会写“赵州桥、石匠”等15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第三自然段都是通过列举桥栏上雕刻着的图案把“桥的美观”写清楚的,并正确抄写这一自然段。 4.能用给定的词语向别人介绍赵州桥,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
||||
学习
重难点 |
1.理解第三自然段都是通过列举桥栏上雕刻着的图案把“桥的美观”写清楚的。
2.能用给定的词语向别人介绍赵州桥,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
||||
学情分析 |
赵州桥在建筑结构上的创新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话题,限于学生的阅历和知识水平,让他们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是有一定困难的,教师对学生这个认知上的空白点应予充分的预计,可让学生在课前对相关知识进行搜集了解。 | ||||
教学辅助 | 1.多媒体课件。
2.学习任务单。 |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
1.本课的词语你记住了吗?读一读。
2.你还记得石拱桥的特点吗?说一说,这是一座( )的石拱桥。(雄伟、坚固、美观)
3.上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内容,了解了赵州桥的特点,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文章,感受古代的这一伟大创举,领略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学习任务一:抓关键句,体会赵州桥的雄伟坚固
- 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
(1)第一句话在本段的作用是什么?
(2)赵州桥的雄伟坚固体现在哪些地方?
2.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3.交流展示。
交流要点:
关键句一:赵州桥非常雄伟。
(1)这句话是本段的总起句,也是中心句,后面介绍了赵州桥的长度、宽度、建筑材料、形状特点等,都是围绕“雄伟”展开的。
(2)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图示展示)
“长五十多米”“九米多宽”,这些数字让我们对赵州桥的长度和宽度有了更具体的认识,也说明了赵州桥雄伟的特点。这种方法叫做列数字。
(3)迁移运用:你还能从课文中找到这样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的句子吗?
预设1: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
用“一千四百多年”具体说明了赵州桥历史的悠久。
预设2: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净跨三十七米多的拱形大桥洞。
用“三十七米多”具体说明了河面的宽度,表现了赵州桥的雄伟。
(4)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净跨三十七米多的拱形大桥洞。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全部用石头砌成”,这是赵州桥的建筑材料,“没有桥墩” “只有一个拱形大桥洞”“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这是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图示展示)
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图示展示)
关键句二: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1)思考:“这种设计”指哪种设计?“创举”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样说?
(2)“这种设计”指的是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创举” 的意思是从来没有过的举动或事业。
(3)这种设计,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既……又……”从两个方面说明了这种设计的好处:一是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便于泄洪,使得桥身更加坚固,这也是赵州桥为什么屹立不倒的原因之一;二是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这在桥上史上是首创,所以说是“创举”。“创举”是对赵州桥的赞美,也是对设计者的赞美,还包含着作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我们在都这句话时,要读出自豪、赞美的语气。
(4)仿句练习。
你能用“既……又……”说一句话吗?
示例:她既会唱歌又会跳舞。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