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课《周总理,你在哪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反复朗读课文,朗读时注意语调和节奏,能表达出诗中的思想感情。

2.思维发展与提升:体会诗中拟人、反复的修辞方法对表达诗人感情所起的作用。

3.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本文巧妙的构思,学习虚实结合的写法。

4.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周总理对革命赤胆忠心、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崇高品质;领会广大人民对周总理深切的怀念与崇敬、爱戴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周总理对革命赤胆忠心、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崇高品质;领会广大人民对周总理深切的怀念与崇敬、爱戴之情

教学难点:

会诗歌的意境,理解诗歌丰富而深邃的内涵。

三、教学设想

阅读教学是学生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周总理,你在哪里》这篇悼念诗感情充沛,是对学生进行感情熏陶,启迪思想,并让他们获得审美乐趣的一篇理想的教材,教者在设计中摈弃以往教学中重结构分析,重修辞理解的空洞教学,突出了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阅读、感悟和思考,通过师生对话、人本对话、人机对话、相互对话不断加强对形象的理解,激荡情感,获得体验,达到真情朗读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探究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

六、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大家知道吗?中国的1976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1976年1月8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1976年7月6日,朱德总司令溘然长逝;1976年9月9日,伟大领袖毛主席也离我们而去。三位伟人的去世,给祖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使全国人民沉浸在悲痛的阴影之中。山河含泪,草木肃然,日月同悲……

周总理以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光辉照人的形象,赢得海内外人民的尊敬和爱戴。今天就让我们怀着深情,再次缅怀周总理的丰功伟绩,一起欣赏女诗人柯岩的抒情诗《周总理,你在哪里》。

、预习检测

1.作者简介

柯岩(1929-2011),原名冯恺,当代著名作家,女诗人。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贺敬之的妻子。曾任《诗刊》编委。主要作品有诗集《“小兵”的故事》《大红花》《讲给少先队员听》《柯岩儿童诗选》等。另有诗剧合集《“小迷糊”阿姨》。报告文学《癌症≠死亡》等。

2.介绍背景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举国上下悲痛万分,人们臂上戴黑纱,胸前戴白花,拿着花圈悼念自己的总理,到4月5日,悼念达到高潮。“四人帮”对人民的悼念活动横加干涉,野蛮镇压。在党中央粉碎“四人帮”之后的1977年1月,正是周总理逝世一周年的日子,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广泛开展对周总理的悼念活动,尽情表达对敬爱的周总理深情怀念的感情。诗人柯岩同志怀着这种强烈而美好的感情,写下了这首抒情诗《周总理,你在哪里》。

三、诵读训练

(一)出示投影,理解并积累字词(根据导学案,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完成)

(主要检查各小组合作完成情况,对不懂的进行解析)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征途(zhēng tú)

轰鸣(hōng míng)

松涛(sōng tāo)

谷穗(gǔ suì)

篝(gōu)火

2.生词释义。

松涛:风吹松林,松枝互相碰击发出的如波涛般的声音。

篝火:篝火泛指一般在郊外地方,通过累积木材或树枝搭好的木堆或高台,点燃的火堆。。

征途:远行的途程。。

四、整体感知,梳理思路

(一)朗读文章,整体感知体悟情感语言。

(1)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熟悉课文。

第一遍播放:学生听,并将之前的生词在课文中标注出来。

第二遍播放:学生跟读,整体感受课文内容。

(2)教师带领学生,细读课文,并结合学生掌握情况对重点字词进行讲解。

(3)教师将本课的重点问题写在黑板上,带着学生回顾文章,感受文章。

(二)整体感知

师:为了使同学们更加深切地感受诗歌的朗读节奏和周总理的精神品质,我们来观看一段视频。

设问1:同学们,请用一句话概括你所了解的周总理。

预设:

学生甲:周总理是一个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好总理。

学生乙:周总理是一个学识渊博、反应机敏的好总理。

学生丙:周总理是一个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的好总理。

学生丁:周总理是一个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总理。

……

设问2:这首诗的朗读节奏是怎样的?同学们从视频画面中,感受到的最强烈的感情是什么?

预设:

这首诗的朗读节奏缓慢。从视频画面中感受到的最强烈的感情是人民对周总理的想念。

设问3:这首诗的构思是怎样的?我们应带着怎样的感情朗读这首诗?

预设:

构思:呼唤——寻找——回答。感情:深切的怀念,热情的赞颂。

(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诗歌。)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教师带领学生回忆上节课的知识,并提问抽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的预习情况。

二、研读分析,理解内容

1.学习第1小节

(1)分析“我们的好总理”一句中“好”字的作用。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