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第3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学 校 | 授课班级 | 授课教师 | |||
学习目标 | 1.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生活中有关求总价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单价×数量=总价”这一数学模型。
2.初步培养学生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根据问题筛选有用信息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
||||
重 点 | 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求总价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 ||||
难 点 | 引导学生能根据问题筛选有用的信息,正确解决问题。 | ||||
学情分析 | 本课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二)”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乘法、会归纳乘法口诀,并熟练地掌握了2~8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既是前面已经学过的乘法口诀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也是后面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例3是稍复杂的用乘法解决的实际问题,之所以说稍复杂,是因其相同加数提取自“量”(单位)而不是实物的个数,比较抽象,同时渗透了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如画图等。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活动,发展信息解读能力和学会筛选有用的数学信息解决问题。 | ||||
教学辅助 |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 |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铺垫孕伏
【设计意图】:创设超市的情境,把学生直接带入生活画面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复习表内乘法,有利于对旧知的巩固,为新知作铺垫。
一、热身活动,快问快答
1.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学校门口的文具店开业了。看,店里的东西可真多,(出示课件文具店图片)大家想去吗?可是文具店的阿姨想考考大家,想进文具店买东西的小朋友就要先把手中票上的积说出来,并说出相应的乘法口诀。你们有信心吗?(教师发票,学生开火车说出两个数相乘的积,后边的随之说出相应的乘法口诀,依此类推)
7×6= 8×3= 6×8=
2×8= 5×8= 4×8=
5×7= 7×8= 6×7=
4×5= 8×8= 7×7=
2.引入课题
看来同学们2~8的乘法口诀已经学的很扎实了,这节课我们就继续用乘法的知识解决我们身边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学习任务一:学会筛选有用信息,理解问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看图提取数学信息,并深入挖掘这些信息的含义,初步理解物品单价的意思,为后面学习解决问题作铺垫。
一、观察主题图
1.收集信息
师:祝贺大家顺利进入超市。先到文具柜台前去转转吧!(课件出示文具柜台场景)
师:你从图中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知道了一些文具的价钱。
生2:笔袋8元,橡皮2元,铅笔3元,日记本4元……
师:听了这位同学的介绍,大家有问题吗?“文具盒8元”是什么意思?
生:“笔袋8元”就是一个文笔袋的价格是8元。
师:这位同学补充的非常好,希望同学们回答问题时能把信息说得完整些。谁再来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 发现问题
师: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追问:图里,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生:买3个笔袋,一共多少钱?
二、筛选有用的信息
师: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