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1.古诗三首 三衢道中 统编版 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时
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受古诗的画面美,领悟诗人的情感。背诵古诗。

2.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描绘的画面。

 

学习

重难点

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学情分析

本课是古诗,教学中始终把握“以生为本”的主导思想,但三年级学生年龄小、阅历浅、概括能力弱,理解古诗的意思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以学习古诗的方法引导学生一步步展开学习,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复诵读中把古诗读通读懂,理解、感悟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的意境,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教学辅助 1.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导入新课,走进古诗《三衢道中》

1.欣赏图片

梅子成熟   乘船过溪   夏日绿荫

2.课前导语

夏日出游是一件多么奇妙的事啊!我们现在一起来学习诗人曾几夏季出游时所作的一首诗

3.走近作者

曾几(1084—1166)生平介绍:字吉甫,号茶山居士,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南宋诗人。他学识渊博,诗作风格清新活泼、明快流畅。主要作品:《茶山集》。

4.资料助学

三衢山,位于浙江衢州常山县城北约10公里的宋畈乡及辉埠镇,是浙江省衢州市的母亲山。三衢山因生物礁和优美岩溶地貌的结合而珍贵。

5.字词乐园

惠上下结构:心部首:

书写指导:

上部略窄,“日”扁宽,横画等距。心字底的卧钩呈月牙形,向左上出钩,对准字的中心,末点写在钩画之外。

  1. 多音字

zhēnɡ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

zhènɡ正好

①不偏,不斜,使不歪斜。

②副词,表示恰好。

③副词,表示动作在进行中。

④改去偏差或错误。

⑤纯,不杂(指色、味)。

⑥大于零的,跟“负”相对。

⑦指相对的两方面中积极的一面。

⑧姓。

7.我会写

减               泛                 溪                 梅

(减法)        (泛舟)           (小溪)          (梅雨)

学习任务二:朗读古诗,理解诗意

1.朗读课文

三衢①道中

[宋] 曾 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②却③山行。

绿阴④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2.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边读边想象这些景物组成了怎样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品读诗文

“晴”为全诗赋予了明丽的色彩,奠定了明朗愉快的感情基调。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