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写作深度指导

第二单元 审题立意

作文导写

教材题目导写

【题目一】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在认真审题地基础上,列出两三个写作的主题。

匆匆赶路的猫头鹰遇到了斑鸠。斑鸠问它:“你到哪儿去?”猫头鹰回答:“我打算搬到东方去。”斑鸠不解地问:“为什么呢?”猫头鹰说:“这里的人都讨厌我的叫声!”斑鸠说:“你只要改变自己的叫声就可以了。如果不改变你的叫声,即使到了东方,还是会惹人讨厌的。”

提示:1. 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本来的寓意是什么?

  1. 你还可以悟出什么道理?试着从其他角度进行思考,甚至可以从反面立意。
  2. 将自己归纳的主题与同学分享交流。

【导写一】

选择角度 内容 立意
从猫头鹰的角度 “这里的人都讨厌我的叫声!” 沉默是金。你可以保持沉默。
如果不改变你的叫声,即使到了东方,还是会惹人讨厌的。 与其抱怨环境,不如改变自己;要勇于重新寻找适合自己生存的空间
“这里的人都讨厌我的叫声!” 低调做人。你可以压低你的声音,让别人听不到你的叫声。
从斑鸠的角度 “你只要改变自己的叫声就可以了。” 给人建议要切合实际,要切实可行
从“这里的人”的角度 “这里的人都讨厌我的叫声!” 与人为善。人人都有缺点,与人为善,与他人相处要有包容心。

 

 

【导写二】

 

 

【例文】

改变自己

我是一个内向、孤僻的女孩。

同桌,很少搭理我,偶尔的交流,也仅仅是简单的“喂”与“哦”;课堂,忽略了我的存在,因为从不举手提问或回答问题;即便是老班,也只是“例行公事”,勉强与我闲聊几句……

我慢慢地感受到,我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碰到难题,没有帮助的同学;遇到不如意的事,没有倾诉的对象;即便有了令人激动的喜讯,也没有可以分享的人……

回到家,也只能与电视“相依为命”。一天,电视里正在播放着“猫头鹰与斑鸠”的寓言故事:猫头鹰因人们讨厌其叫声,打算搬到东方去;而斑鸠告诉它,如果不改变自己的叫声,即使搬到其他地方,照样会惹人讨厌……

看着看着,我仿佛看到了自己,一下子明白了:一个人如果不懂得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终将沦为“孤家寡人”。

于是,我开始尝试着改变自己——

上课时,面对老师的不断提问,像同学们那样,将手高高地举起;课间,遇到不懂的问题,红着脸向同学请教;看到同学们遇到困难,会尽力伸出援助之手;对于班上的活动,从一个旁观者,转变为一名参与者。老班也开始表扬我,还让我担任了纪律委员……⑤

遇到困境,遭受挫折,我也逐渐学会了坦然面对——

为了挑战自己,我报名了一个节目主持人选拔赛。刚开始时,我紧张得心“咚咚”直跳,既想放弃但又有些不甘,一想到因内向、孤僻带来的烦恼,想到同学们之前对我的忽略,我就暗暗地鼓励自已:“加油,你是最棒的!”于是,初赛,我顺利过关;复赛,我依然出线;决赛,因高手林立,赛场经验不足而败……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我抛弃了孤僻,拥有了大胆,悦纳了环境,收获了久违的和谐与温馨。⑥

现在,那个害羞、内向的女孩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活泼开朗、热情大方的女孩。

或问:为何变化如此之大?答曰:改变自己,适应环境,就会柳暗花明!

 

【亮点】本文中心明确。“猫头鹰和斑鸠”的寓言故事能生发出很多主题,但“改变自己,主动适应环境,让自己与环境和谐相处”,无疑是最直接、最让人接受的观点,对此,习作叙述了“我”从“不顺应环境,处处被动”到“改变自己,悦纳环境,柳暗花明”的转变过程,让这一中心得到很好的突显。

本文讲究细节刻画。无论是刻画“我”的内向、孤僻,还是叙述“我”努力改变自己,都让细节“说话”,让细节彰显过程。。

【题目二】

在第一题的基础上,选择一个较新颖的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导写】

提示:1. 吸纳其他同学的合理建议,分析、比较这些主题。

  1. 选择一个有一定深度且相对新颖的主题进行构思,并拟定题目。
  2. 写作时,要注意紧扣主题,不要跑题、偏题。

1.立意。本题写作目的是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引导我们学会正确处理问题,所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

(1)遇到问题,首先要从自身找原因。材料中猫头鹰不知道不是因为居民难相处,这说明,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先从自身找原因。

(2)做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自省,不能认识自己,往往会高估自己,遇到问题自然会怨天尤人。如果有自知之明,就会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取得成绩时,不骄傲自满;遇到问题时,不将责任推给他人。

(3)透过现象看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