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论教养》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恪守、箴言、矫揉造作、附庸风雅”等易考词语,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思维发展与提升:体会本文观察细致、事例生动、说理深刻明晰、行文自然晓畅的特点。。
3.审美鉴赏与创造:联系生活中的正反实例进一步体会“教养”对为人处世的重要性。
4.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教养”的真正含义,领悟怎样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顺文章的论证思路。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使用的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作用。
三、教学设想
《论教养》一文论述的是关乎做人处世的 大话题,但说理的方式并非高谈阔论、泛泛而 谈,而是深入浅出、事理相融。举例、论述娓娓 道来,让人在轻松又有意味的阅读中受到濡 染,得到教益。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论题”什么 是真正的教养作者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 题,而是从一个人在自己家里、在自己亲属之 间的表现说起,连续列举“有教养”及“无教养” 的事例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探究 “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
对于刚学议论文不久的初三学生而言,该 如何开展阅读教学,让文章道理通俗易懂,让 课堂思维真正得到训练,让语文要素落到实 处,做到“以文化人”呢?我认为关键是要找到 教学的凭借点,即文字与生活的结合点。利哈 乔夫这位被誉为“俄罗斯民族的良心”的文化 大师,正是在文字和生活之间激起这些翻看书 简的青年内心的共鸣,在二者的流转中指出 “教养”的本质。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探究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
六、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俄罗斯的20世纪,被称为利哈乔夫的世纪。利哈乔夫被誉为“俄罗斯知识分子的良心”“俄罗斯民族的良心”,被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称为是“唯一没有污点的人”。20世纪的俄罗斯风云变幻,许多权柄在握、不可一世的人物,来去匆匆,成了时代的过客,唯独德米特里·利哈乔夫的名字屹立不倒。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位“良心”作家的一篇文章——《论教养》。
二、预习检测
1.作者简介
利哈乔夫(1906—1999),全名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利哈乔夫,苏联学者、作家,被誉为“俄罗斯知识分子的良心”。他长期从事古代俄罗斯文学和文化研究,关心青少年教育,代表作有《善与美书简》。书中有四十七封信,论述心灵美、行为美、自然美与艺术美,文笔亲切、平易、生动,深入浅出,联系生活阐述哲理,耐人寻味。
2.介绍作品
《论教养》选自《世界文学》2007年第3期。谷羽译。有删改。这篇文章收录在利哈乔夫为青少年写的《善与美书简》中,这些“书简”论述的都是道德、情操的修养。在书中,利哈乔夫和年轻人谈了怎样学习、怎样生活,并告诚年轻人要走的道路相当复杂。
3.文体知识
说理散文是散文的一种,是既有形散神聚的散文特点,又有一定议论说理特色的散文形式。说理散文往往拥有一个或多个中心思想,以抒情、记叙、议论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某个观点,一般都会阐述一个道理,也有人叫它哲理散文。特点:理中含情,情中有理,意蕴深广,给人以哲理的启示和情感的熏陶。在艺术上,多用象征思维、联想思维、情感思维等。
三、诵读训练
(一)出示投影,理解并积累字词(根据导学案,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完成)
(主要检查各小组合作完成情况,对不懂的进行解析)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恪守(kè) 箴言(zhēn) 自吹自擂(léi)
允诺(yǔn) 妨碍(ài) 矫揉造作(jiǎo)
愚蠢(chǔn) 尴尬(ɡān) 絮絮叨叨(dāo)
积淀(diàn) 谚语(yàn) 大发雷霆(tínɡ)
2.释义
贸然:轻率地,不加考虑地。
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恪守:严格遵守。
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嗦,唠叨。
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自吹自擂: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
扭捏作态:形容言语举止不大方、不爽快。
随机应变:比喻自然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智地应付。
四、整体感知,梳理思路
(一)熟读课文,梳理文章的结构。
【交流点拨】第一部分(1):开门见山,引入论题。
第二部分(2-17):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说明论题。
第三部分(18):再次强调什么是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