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梦回繁华》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明确说明的内容,理清说明顺序,梳理“繁华”具体表现。

2.体会文章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领略说明文语言的典雅美。

3.感受《清明上河图》的价值和家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1.明确说明文内容,梳理“繁华”的具体表现,感受《清明上河图》的价值。

2.分析文章结构层次的明晰美,领略说明语言的典雅美。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梦华录》展现了北宋时期汴京城繁华富庶的辉煌场景。这部电视剧取材于宋代孟元老的笔记体散文《东京梦华录》。

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日,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有一位画家也用他的画笔生动得再现了这一繁华的市井风情,这幅画就是传世佳作《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高不到一尺,却是一副享誉古今中外的传世名作,它被许多鉴赏家把玩,被无数帝王权贵争夺,曾四次被偷出宫廷,五次又回到宫廷。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是中国国宝级文物。它数经战火、历尽磨难……就是这样一幅图画,引得无数人为它倾倒。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浙江财经大学艺术系副教授毛宁的笔触去欣赏这幅画作,感受千年前的繁华。

二、知识简介

1.了解作者

毛宁,浙江舟山人,1975年12月出生。2003年6月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浙江财经大学艺术系副教授,主讲中外美术史、美术鉴赏等课程。研究领域:艺术史及艺术理论。开设课程: 中外美术史、现代设计史、中外建筑史、美术鉴赏、建筑赏析。代表论著有《龙门石窟天王力士造像——兼论中国佛教艺术的本土化与世俗化》、《梦回繁华》等。

2.作品简介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名画之一,是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绘风俗画,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作品记录了我国北宋都城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画中有人物500多个,牲畜60多匹,船只20多艘,房屋楼宇30多栋,车20余辆,轿8顶,树木170多棵,十分恢宏。

张择端(约1085年-1145年),字正道,又字文友,东武(今山东省诸城市岔道口村)人。活跃于北宋晚期。 少年时在家乡潜心读书、画画,青年时期到京城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游学,后改工绘事,因画艺精湛得徽宗常识,于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经考试被选入翰林图画院,成为宫廷画家。张择端绘画长于楼阁建筑、舟车桥梁、市井风情,善于构筑宏人的场景与复杂多变的构图,手法写实精细,自成一家,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后“以失位家居,卖画为生,写有《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 存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等,皆为中国古代的艺术珍品。

3.字词积累

读准字音:

绢(juàn)   翰林(hàn)    题跋(bá)    春寒料峭(qiào)

驮(tuó)    擅长(shàn)   城郭(guō)   长途跋涉(shè)

檀(tán)    田畴(chóu)   岔道(chà)   摩肩接踵(zhǒng)

冗(rǒng)   簇拥(cù)     踏青(tà)    络绎不绝(yì)

敞(chǎng)  摄取(shè)    遒劲(qiú)   舳舻相接(zhú)

理解词义:

擅长:在某方面有特长。

遒劲:雄健有力。

题跋:写在书籍、字画等前后的文字。“题”指写在前面的,“跋”指写在后面的,总称题跋。

春寒料峭:形容初春的寒冷。料峭,微寒。

摩肩接踵: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踵,脚后跟。

舳舻相接:船只首尾衔接。舳,船尾。舻,船头。

络绎不绝:(人、车等)往来不断,前后相接。

三、活动一:赏一幅好画

1.走近名画

通过阅读《梦回繁华》,我知道了《清明上河图》的             

通过阅读《梦回繁华》,我知道了《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

通过阅读《梦回繁华》,我知道了《清明上河图》的作者。

通过阅读《梦回繁华》,我知道了《清明上河图》的主要内容。

通过阅读《梦回繁华》,我知道了《清明上河图》的规模及特点。

通过阅读《梦回繁华》,我知道了《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2.感知课文

(1)毛宁在《梦回繁华》中是怎样介绍《清明上河图》的?请浏览课文,概括本文的说明内容和说明顺序。

明确:

说明内容:

第1节:画卷的创作背景

第2节:画卷的作者和作品意蕴

第3节:画卷的规模及特点

第4节:画卷的具体内容

第5节:画卷的创作特点及价值

说明顺序:创作背景→作者意蕴→规模特点→画卷内容→特点价值

逻辑顺序:多角度更清晰,也契合观众赏画的规律。

(2)阅读第4段,完成本段的说明思路。

第4自然段先说“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接着是“画面中段”,描绘的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最后“画面后段”,描绘的是汴京市区的街道。全段按照空间顺序来介绍,条理清晰,直观明了。                          。

3.理解特征

(1)结合画作特点和文章题目、内容,你觉得在介绍《清明上河图》时,最应该突出哪一个方面的特点?

繁华(从题目和文章内容可知),繁华的含义:繁多、繁盛、繁杂、繁忙,华丽、华美。

(2)假如你是讲解员,你想为现场的观众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