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1.能准确指出文章批驳的观点和作者所持的观点。
2.能区分观点和材料,梳理出作者的论证思路。
3.品味和体会本文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讽刺性的语言。
2课时
1.看视频
2.《国际歌》唱的好: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中国在一个又一个五年中的不断强大,靠的是什么?是全国人民几十年的勇敢奋斗、砥砺前行。然而,在86年前,面对全面侵华的日本侵略者的烧杀虏掠,有一大批中国人竟然可笑地向宗教求救,不仅没有丝毫自救行动,还大言不惭地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唯有佛祖可救中国”。如此愚蠢至极的言论让鲁迅先生怒不可遏,于是写下了这篇文章,有力地驳斥了这种可笑又可悲的言论。
自主学习任务一:记一记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其作品有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坟》等。
自主学习任务二:了解背景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沦陷,但国民党的官僚政客和社会“名人”等,却在北京等地多次举行“请第九世班禅喇嘛”等活动说什么“今则人心浸浸以衰矣!非仗佛力之加披,未由消此浩劫”。1934年8月27日,当时颇有影响力的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发表了《孔子诞辰纪念》的社评,散布“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的失败主义论调。国民党的御用文人,也一口一声地狂吠“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同年9月25日,鲁迅写下《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驳斥这种错误观点!
自主学习任务三:旧知回记。
议论文分类:立论文、驳论文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中心论点、分论点。
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论证方法——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论证、对比论证。
自主学习任务四:
1.读一读,写一写。
玄虚(xuán) 诓骗(kuāng) 省悟(xǐng ) 脊梁(jǐ ) 慨叹(kǎi) 诬蔑(wū)
渺茫(miǎo) 抹杀(mò) 宰相(zǎi) 摧残( cán ) 倘若(tǎng) 搽粉(chá )
前仆后继(pū)
▲当堂检测
下列词语中红色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渺茫(miǎo) 搽粉(chá) 诓骗(kuāng)
B.玄虚(xuán) 脂粉(zǐ) 拜佛(fó)
C.宰相(zhǎi) 麻醉(zuì) 慨叹(kǎi)
D.省悟(xǐng) 脊梁(jí) 倘若(tǎng)
【答案】A【解析】B.脂粉(zǐ)—zhī;C.宰相(zhǎi)—zǎi;
D.脊梁(jí)——jǐ。
2.词语积累
地大物博:土地广大,物产丰富。
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现在的事情,指一种落寞、悲观的情绪。
慨叹:有所感触而叹息。
玄虚:空而不切实,不可信。
渺茫:因遥远而模糊不清;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省悟:醒悟。
为民请命:为人民请求保全性命或解除困苦。
脊梁:比喻在国家、民族或团体中起中坚作用的人。
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紧跟着上来。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抹杀:一概不计;完全勾销。
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自欺欺人: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别人;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诓骗:说谎话骗人。
自主学习任务五:新知新记。
驳论文写作思路
树靶子(摆敌论点)→打靶子(驳敌论证)→立观点(证己观点)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