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写人物不仅要写出外在特点,也要注意写出内在精神。
2.引导学生把握人物外在特点和内在精神之间的关系。
3.学习如何运用具体的描写、叙议结合等手法来表现人物精神。
【重点难点】
1.把握人物外在特点和内在精神之间的关系。
2.学习如何运用具体的描写、叙议结合等手法来表现人物精神。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画龙画虎难画骨。”无论画龙还是画虎,要画出它们的外形是比较容易的,但要画出它们的内在精神却不太容易。同样,写人物时,如果只有外貌、语言等外在表现,而没有思想、气质等内在精神,就如同画龙时没有点睛一样,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写人,要想写得真实、鲜活,就得抓住他的个性和精神世界。那么,怎样才能写出人物的精神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节作文课进行学习。
二、教学新课
1.今天我们来学习“写出人物的精神”。那么,什么是“人物的精神”呢?请大家看下面这五组词语,找一找哪些组不属于“精神”,哪些组属于“精神”。
A 活泼 开朗 风趣幽默
B 善良 无私 舍己为人
C 优雅 妩媚 温文尔雅
D 苗条 粗壮 貌美如花
E 摇头 挥舞 大步流星
预设:
D组不是,这些词表现的是人物的外貌特征。E组不是,这些词表现的是人物动作的特点。
A组是人物的性格,B组是人物的品格,C组是人物的气质,它们都属于人物精神的范畴。
明确:人物的精神包括人物的性格、品格、气质、个性、思想等,而人物的外貌特征、动作特点则不属于人物精神的范畴。
1.那么,要写出人物的精神,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24页内容,说说你的发现。
首先,可以抓住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和精神追求往往在细节处得以彰显。如《说和做一一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中,闻一多先生钻研学问时专注认真、锲而不舍的精神就是通过他头发凌乱、书桌上“众物腾怨”等细节来表现的。再如《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一文,通过对鲁迅日常生活中一些琐事的细腻描述,展现了一个伟大人物的平凡生活,让人看到了更富人情味、更加真实的鲁迅先生。
其次,可以借助一些写作手法来加以突出、强调。如对比、衬托、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等,都可以起到揭示和突显人物精神的作用。如《邓稼先》一文,将邓稼先与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进行对比,鲜明地表现了邓稼先忠厚朴实的气质和毫无私心、甘于奉献的品格。
另外,还可以借助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点睛式的概括。如《邓稼先》中,“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就深刻而准确地点出了邓稼先的精神品格。又如《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中,“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对闻一多先生的一生做了高度的评价,也是对全文的总结。这些精彩的抒情和议论,提炼了人物的精神品质,也对文章主旨起到了升华的作用。不妨细细揣摩,写作时尝试模仿。
预设:要写出人物的精神,首先,可以抓住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其次,可以借助一些写作手法来加以突出、强调;另外,还可以借助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点睛式的概括。
2.课堂小结
典型细节表现精神
写作手法突出精神
抒情议论点出精神
3.技法一:典型细节表现精神
(1)那么,什么是细节呢?
预设:细节是事物、人物、环境细小、细微之处的表现,典型细节能够凸显人物的精神,突出文章的中心。
(2)我们可以抓取哪些方面的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呢?看看下边这些细节描写,说说你的感受。
PPT展示:
①看得出,他刚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让·乔诺《植树的牧羊人》
预设:抓住了服饰的细节,即牧羊人衣服上的扣子以及补丁的针脚这样的细小、细微之处,表现出牧羊人一丝不苟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②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臧克家《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预设:抓住闻一多“头发凌乱”这个肖像细节,突出了闻一多研究古代典籍时的专注认真、锲而不舍的精神。
③以后我们又做过韭菜合子,又做过荷叶饼,我一提议,鲁迅先生必然赞成,而我做得又不好,可是鲁迅先生还是在饭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萧红《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预设:通过语言上的细节,即明明胃不太好,还要“再吃几个”,塑造出一位尊重客人、尊重妻子的鲁迅形象。
④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预设:通过“挡在窗前”这个动作细节,表明母亲不想让“我”看树叶“唰唰啦啦”落下这种景象,免得引发“我”负面的情绪,同时又用“央求般的神色”这个神态细节来表现母亲特别希望“我”能出去走走,让心态变得乐观起来。这两个细节就塑造出了一个深深疼爱儿子的母亲形象。
(3)课堂小结
总之,我们可以从服饰、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方面来抓取典型细节,通过这些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精神。
(4)我们虽然可以从服饰、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方面来抓取细节,但是不是所有对服饰、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都是典型细节,都能表现人物的精神呢?我们先猜一猜下面文字描写的人物是谁?
前方有两个人腾云而来,后者一头短毛下是一对不大不小的眼睛,眼睛下耸着一个毛茸茸的鼻子,鼻子下面横着一张薄薄的嘴唇。他穿一身胡皮靴,脚踏一双黒靴,神色匆匆地向前追赶去。
忽然听见那厮大喊一声:“妖怪!哪里走!”
遂将那金箍棒一棒打下去。
【说明:先出示黑色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