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学设计 | ||
课 题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二框《凝聚价值追求》 | |
一、教材解析
本框是九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二框《凝聚价值追求》。本框题意在引导学生知道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理解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懂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精神在当代的集中体现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的现实需要。本框分为两目。第一目从民族精神的价值与意义出发,让学生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与品格,进而自觉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第二目侧重讲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重点在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对中华文化有了一定的认知,但学生对深层次的文化价值和意义认识和思考不多,对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现金文化的理解也不系统、不深入,受其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能力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会淡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认知,从而忽视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一般仅停留在认知、记忆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涵和意义理解较浅初中生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使学生打牢文化底色,弘扬民族精神,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
||
三、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了解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理解弘扬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自豪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影响,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自觉践行。 2.道德修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影响,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增强民族气节。 3.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积极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学生的责任意识,增强担当精神和参与能力。 |
||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影响。 教学难点:民族精神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
五、资源与工具
多媒体教学、网络音视频资源 |
||
六、方法与策略
教法:讲授法、情景创设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
||
七、教学内容设计 | ||
导入 | ||
预设过程(约3分钟)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教师设置活动:他是谁?
1. 展示谭嗣同、袁隆平、桂海潮的身份词条 2. 提问:他们身上有什么共同点? |
1.认真阅读有关材料。
2.思考教师问题,并积极举手发言。 |
|
第一目:高扬民族精神 | ||
教学内容:民族精神的内涵;民族精神的品格、重要性;传承民族精神的要求 | ||
预设过程(15分钟)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1. “他们铸民族脊骨不弯”
播放视频《星火》 提问:“他们”是谁?“他们”身上有哪些值得歌颂的精神品质? 2. 小组合作探究 内容:请将你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感受和理解(如成语、名言、人物典故等)填入下图。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小组代表汇报结果。 3. 爱国主义:列举屈原、文天祥、邓小平、陈祥榕等从古至今为国献身的伟大人物。 提问:“爱国”仅指的是爱中华人民共和国吗? 4. 展示秦始皇统一六国等、中国维和部队、王进喜——铁人精神、钱学森等人的典型案例分别介绍其中体现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5. 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民族精神的内涵及中国人民的特点 6. 提问:古往今来,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这体现了民族精神具有什么特点? 7. 自学提升 内容:阅读教材68页探究与分享,总结伟大建党精神在不同时期的表现。 提示:主要分为四个时期。 拓展:从中国共产党建设和发展的历程中,感悟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8. 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民族精神的品格、重要性 9. 情景模拟 情景一:某地突发地震,面对前方未知的险境,作为救援人员的你,你会…… 情景二:乘坐公交时,你发现乘客甲正偷偷把手伸向乘客乙的钱包,你会…… 情景三:班级安排卫生大扫除时,你觉得给你安排的任务很脏很累,你会…… 10. 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传承民族精神的要求 |
1. 结合历史知识认真思考问题。
2. 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主动举手回答问题。 3. 跟随教师引导,结合自身理解,初步感受民族精神的内涵以及特点。 4. 认真参与合作探究活动,积极开展小组讨论并踊跃分享探究成果。 5. 跟随教师引导,结合自身理解,初步感受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 6. 在老师的点拨下,理解识记民族精神的内涵、具体表现及特点并在课本对应位置做好知识点勾画和笔记整理。 7. 根据要求完成自学任务,并积极思考问题举手发言。 8. 在老师的点拨下,理解识记民族精神的品格、重要性并在课本对应位置做好知识点勾画和笔记整理。 9. 积极思考问题,完成情境模拟,踊跃分享探究成果。 10. 跟随教师引导,结合自身实际,理解传承民族精神的要求。 |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