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学设计 | ||
课 题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一框《法不可违》 | |
一、教材解析
《法不可违》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的第一框,主要内容是围绕违法无小事和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本课既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又为下一单元的内容学习起了铺垫作用,同时,对学生的初中阶段乃至以后的健康成长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
||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有主见,但往往又很片面,只看到法律约束自己的一面;情绪不稳定,做事易冲动,对法律、犯罪等内容了解不多,法制观念淡薄;在认识和态度上容易受环境的影响,想表现自己,又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极易产生某些不良行为。所以,培养学生的守法意识、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就非常重要,教师要教会学生,谨遵法律要求,积极预防违法犯罪,运用法律维护权益,提高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依法从事社会活动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
||
三、教学目标
1.道德修养:践行以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要求,做社会的好公民。 2.法治观念:培育学生的法治观念,有助于他们形成法治信仰和维护公平正义的意识,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
||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什么是违法行为及违法行为的种类。 教学难点:学会辨别身边的违法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
||
五、资源与工具
多媒体教学、网络音视频资源 |
||
六、方法与策略
教法:讲授法、情景创设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
||
七、教学内容设计 | ||
导入 | ||
预设过程(约3分钟)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教师设置活动:《孤注一掷》
1. 展示电影《孤注一掷》内容梗概 2. 播放视频片段 3. 言语引导提出主题 |
1.仔细阅读材料。 2.认真观看视频,跟随教师引导。 |
|
第一目:违法无小事 | ||
教学内容:法律的作用;违法行为的含义、产生原因、分类 | ||
预设过程(15分钟)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1. 剧情回顾:诈骗集团窝点被铲除,涉案人员获刑
展示事件的详细背景 提问:法律为什么要对电信诈骗进行处罚? 2. 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法律的作用。 3. 剧情回顾:“美女荷官,在线发牌就能赚大钱!” 展示事件的详细背景 提问:梁安娜“美女荷官”是一种什么行为? 梁安娜为什么落入诈骗集团的陷阱? 言语引导解释违法行为的含义、产生原因 4. 剧情回顾:《孤注一掷》中的法律知识 展示电影中出现的违法行为 提问;你知道以上行为触犯了那一部法律吗?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5. 言语引导解释违法行为的分类 6. 小试牛刀 展示几种违法行为,让学生判断属于哪一种违法行为。 7. 合作探究 设置表格,要求小组合作完成表格(结合课本48-50) 言语引导解释违法行为的分类,并设置判断正误题。 8. 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违法行为的含义、产生原因、分类 9. 介绍判断违法行为的方法。 |
1. 仔细阅读材料,结合生活实际,认真思考问题。
2. 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主动举手回答问题。 3. 跟随教师引导,结合自身理解,初步理解法律的作用。 4. 跟随老师引导,理解违法行为的分类,学以致用辨析不同的违法行为。 5. 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积极讨论,共同完成表格。 6. 在老师的点拨下,理解识记违法行为的含义、产生原因、分类并在课本对应位置做好知识点勾画和笔记整理。 7. 掌握判断违法行为的方法。 |
|
10. 剧情回顾:诈骗集团窝点被铲除,涉案人员获刑
展示事件的详细背景 提问:法律为什么要对电信诈骗进行处罚? 11. 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法律的作用。 12. 剧情回顾:“美女荷官,在线发牌就能赚大钱!” 展示事件的详细背景 提问:梁安娜“美女荷官”是一种什么行为? 梁安娜为什么落入诈骗集团的陷阱? 言语引导解释违法行为的含义、产生原因 13. 剧情回顾:《孤注一掷》中的法律知识 展示电影中出现的违法行为 提问;你知道以上行为触犯了那一部法律吗?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14. 言语引导解释违法行为的分类 15. 小试牛刀 展示几种违法行为,让学生判断属于哪一种违法行为。 16. 合作探究 设置表格,要求小组合作完成表格(结合课本48-50) 言语引导解释违法行为的分类,并设置判断正误题。 17. 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违法行为的含义、产生原因、分类 18. 介绍判断违法行为的方法。 |
8. 仔细阅读材料,结合生活实际,认真思考问题。
9. 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主动举手回答问题。 10. 跟随教师引导,结合自身理解,初步理解法律的作用。 11. 跟随老师引导,理解违法行为的分类,学以致用辨析不同的违法行为。 12. 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积极讨论,共同完成表格。 13. 在老师的点拨下,理解识记违法行为的含义、产生原因、分类并在课本对应位置做好知识点勾画和笔记整理。 14. 掌握判断违法行为的方法。 |
|
第二目: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 ||
教学内容:警惕身边哪些常见的违法行为;如何做到遵章守法 | ||
预设过程(15分钟)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第二目: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 ||
教学内容:警惕身边哪些常见的违法行为;如何做到遵章守法 | ||
预设过程(15分钟)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