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生活中的3D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节3D建模的综合应用课,以设计、制作棋子为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设计并制作棋子的过程包括前期测量、绘制草图、制作棋子、保存文件和切片打印这五个部分。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生活经验比较丰富。通过前期的学习,也有了一定的3D建模基础。教师在课堂中不仅仅关注学生建模软件的学习,还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设计思维。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 掌握在实体表面上制作文字的方法。
- 了解用3D打印技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设计思维能力。
- 通过制作棋子,在从设想到图纸再到实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草图的组成,及绘制草图的方法,掌握“投影”按钮及输入文字的使用方法。
- 难点: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将想象变为实物。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教学法、演示教学法、探究教学法。
六、课时安排
安排2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下象棋吗?
教师:象棋运动被誉为思维体操,很多同学都喜欢选择将象棋作为兴趣爱好。你们在玩象棋的时候,遇到过丢棋子的情况吗?你看,这位学生家里就丢失了一个象棋“車”,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小组讨论,经验分享。
小组汇报:
- 重新买一副。
- 用其他东西替代丢失的棋子。
- 3D建模然后打印出来。
师生总结:大家的想法都很好,你们看棋子造型简单,容易建模。今天我们就一起用3D打印的方法制作一个棋子,用3D技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板书:生活中的3D。
【设计意图】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引出3D打印技术。将3D打印机定位为服务于我们生活的工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产生对该软件深入探究的学习欲望,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前期测量
教师:要想让3D打印的棋子“以假乱真”,我们除了要选择适合颜色的耗材,还要精确测量棋子尺寸的大小。我们需要知道棋子的哪些数据?
学生回答:棋子的直径、高度。
教师:我们可以借助直尺测量,如果想要更精确的数据可以使用游标卡尺。
学生测量、并记录数值:
主体直径(30 mm)、正面纹路直径(22 mm和20 mm )、高度(10 mm)、圆弧(3 mm)。
【设计意图】在3D打印作品设计过程中加入测量的知识,让学生了解设计制作3D实物时,精确测量尺寸的重要性。
(三)绘制设计图
教师:设计图是记录、表达、传递设计意图和理念的开始,是设计制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小到一部手机,大到一栋建筑,都是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制造或施工的。
教师展示设计图实例。
教师:掌握设计图的绘制方法是建好模型的重要基础。因为这颗棋子外观已经很熟悉了,所以我们只需绘制这颗棋子的草图,你会用什么方法绘制草图?
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汇报:(1)手绘草图。(2)数码绘图软件:如“奇奕画王”。
师生总结:手绘草图易上手,方便快捷。但运用数码手绘制设计图便于修改,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