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第7课时  10的认识  教学设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感受10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全面认识和掌握10的数数;认、读数10;比较大小和10的组成以及写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小组合作交流意识。

3.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会10的数数、认读、写数、大小比较和10的分与合,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掌握 10 的组成,理解 10 个一是1个十。
学情分析 10是学生第一个认识的由两个数字组成的数。教学时,要特别注意让学生明确10 的左边是 1,右边是 0,合起来读“十”。丰富学生的数数经验,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数10以内的数。既要能熟练地从1顺着数到10,又能从10倒着数到1。还可用1个1个、2个2个、5个5个地数等多种形式数 10 以内的数。在教学中也要注意结合具体的情境和基数意义加以区分.
教学辅助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若有教具等教师自行增加)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

【设计意图:】

在这里,教师创设了一个令人着迷的、非常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既复习了9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又引起了新的数学思考:1和0用什么办法能顺利参加演出。很自然引出今天要学习的新数“10”。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悟到两个数字可以组成一个新的数,数和数之间是有联系的,是可以组合的。在这样的问题情境里,学生的数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今天数字宝宝们穿着盛装,来到汇演大厅,这时最大的数9发话了,这里数我最大,大家今天都要听我的安排。每个数字都按照自己的序数参加演出。“0”表示一个都没有,你不能参加演出。“0”非常委屈得要哭,就走到1前面,聪明的同学们。你能帮一帮“0”吗,让它能顺利得参加汇演。

 

学习任务一:探究10的认识

【设计意图:】

在这里,教师把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转换成问题,向同学们提出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去学习、去领会。体现教师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

关于数“10”,你知道它可以表示什么吗?它排在数字的什么位置?它可以怎么分又怎么合?它与我们生活有什么联系?如果你一旦掌握了它的数学知识,就可以做许多奇妙的事情。这节课大家一起去研究它,好吗?

一、学生分组自学,教师观察指导

  1. 1. 提示:聪明的同学们,你能帮一帮委屈的“0吗?

二、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1. 1. 预设:把“1”和“0”放在一起就能组成数字“10”

2.提示:谁知道“1”和“0”怎样组合就是“10”。

3.预设:把数字“1”放在左边,数字“0”放在右边,就是数字“10”

3.提示:你说的非常好,真聪明!你认真得观察一下,“10”得左右各像什么?

4.预设:10像油条和鸡蛋。

 

5.提示:注意10的书写。10要占两个日字格,在左边的日字格里写1,在右边的日字格里写0。请写规范、美观。

6.提示:出示课件。你们观察一下图片,谁能说一说图中都有什么?

7.预设1:老师、学生、鸽子。

8预设2:我看到有9名学生和1位老师,共有10人。

9预设3:我看到有7只飞着的鸽子和3只落着的鸽子,共有10只鸽子。

10.提示:你们观察的非常仔细,说的正确。这些事物都是用10来表示。

11.提示:通过刚才的数一数认识数字10。计数器上有9颗珠子,再添几颗就是“10”?

12.预设:计数器上有9颗珠子,再添1颗就是“10”。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