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第2课时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教学设计
学 校 | 授课班级 | 授课教师 | ||||
学习目标 | 1.进一步体会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能结合不同统计图,从不
同角度分析数据,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2.在利用统计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数据分析能力及统计意识。 3.感受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统计意识。 |
|||||
重 点 | 知道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正确的用学过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 |||||
难 点 | 能根据数据表达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
学情分析 | 学生已经了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具有一定的统计意识,能收集生活中需要统计的数据,根据数据特点绘制统计图,能在读懂统计图,获得需要的数据,能根据数据表达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统计意识。 | |||||
核心素养 | 在试着用统计图表示数据时,提高应用意识。 | |||||
教学辅助 |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若有教具等教师自行增加) |
教学流程
学习任务一:进一步认识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对三类统计图特点的复习,唤醒学生对已有知识基础的回忆为接下来统计图的选择做好准备。阅读给出的统计表信息,找出要反应的侧重信息。】
➯情境导入,引“探究”
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在生活中,统计学是非常重要的,在很多地方我们都会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已经学过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多种统计方式,这些方法都在什么情况下选择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知识链接,构“联系”
提问: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统计图?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预设1: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数量的多少。
预设2: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还能看出数量增减变化趋势。
预设3: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学生结合课件给出的例子说一说:统计图的特点和其中包含的信息。
➯新知探究,习“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96页例2三组数据。
一、学生独立自学,教师观察指导。
1.仔细观察,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如果让你用统计图表示第一组中的数据,你觉得可以用哪一种统计图?
2.分析统计表中数据的特点以及问题要求。
本题的已知条件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3.学生汇报交流。
二、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课件出示例2,组织学生仔细阅读统计表信息。
思考汇报:这三张统计表在统计侧重点上有什么不同?
①第(1)组数据统计的是绿荫小学2007—2011年校园内树木的总量,比较的是树木总量的变化情况。
②第(2)组数据统计的是2011年绿荫小学校园内各种树木所占的百分比,比较的是每种树木的数量与总数的关系。
③第(3)组数据统计的是2011年绿荫小学校园内各种树木的数量,比较的是每种树木的多少。
思考:三种统计图都有什么特点?三组数据有什么特点?
学习任务二:能根据数据表达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教学时先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读懂图上的信息,这既是解答问题的需要,也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小组合作完成的环节,一方面让学生归纳根据统计图的特点进行选择统计图,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