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第2课时 有趣的拼搭
学 校 | 授课班级 | 授课教师 | |||
学习目标 | 1.进一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搭搭数数的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展开想象,发展空间观念。 3.培养合作意识,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想法,能进行正确的判断和简单的评价。 |
||||
重 点 | 通过“有趣的拼搭”,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的认识。 | ||||
难 点 | 会选择合适的物体拼搭。 | ||||
学情分析 | 学生已经了解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本节课利用儿童的好奇心,让他们通过有趣的拼搭活动进一步感知物体的特征,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 ||||
核心素养 | 通过动手拼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 ||||
教学辅助 |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若有教具等教师自行增加) |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引“探究”
【设计意图:复习了旧知,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
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哪些立体图形?
导语:这节课我们学习《有趣的拼搭》。(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习“方法”
学习任务一:动手合作探索几何图形的特征。
活动一:滚一滚,哪个滚得最快?
1.每个小组分别拿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各一个,把它们一起放在搭好的斜面顶端,听老师发出“开始”口令后,让它们同时自由滚或滑下。
2.猜想:老师这儿有一块斜放的木板,如果把这4块积木放在木板的上方,小朋友们猜一猜,结果会怎样?哪些形状的积木会滑下来?哪些形状的积木会滚下来?哪一个滚得快?
2.活动验证:猜测得对不对,还得通过实践来验证。
3.发现规律:长方体和正方体会滑下来,圆柱和球会滚下来,球滚的最快。
4.像圆柱和球这样形状的物体容易滚动。你能再举一些它们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吗?
活动二:堆一堆,哪种最难堆?
1.小组活动:每一小组分别拿出6个长方体、6个正方体、6个圆柱和6个球,把它们分别堆起来。
2.思考讨论:为什么正方体与长方体堆得高,而圆柱与球不容易堆?
3.联系生活:物体表面平的容易堆得高。你能再举一些它们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吗?
活动三:摸一摸,摸出的是什么?
1.每一小组在口袋里装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每人轮流从口袋中任意摸一个,先猜猜摸到的是什么,再拿出来看一看。
2.活动验证:猜测得对不对,还得通过实践来验证。
活动四:搭一搭,比一比谁搭得好?
1.分小组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搭一搭,先集体交流,然后动手操作,可以搭成自己喜欢的、有趣的作品。比比谁拼搭的最好!
2.作品展示,引导评价。
3.小结:
(1)球不能放在最下面。要想搭的高,长方体圆柱可以竖着放。
(2)用长方体正方体搭成的作品比较牢固,用圆柱搭成的作品可以活动。
活动五:数一数。
1.说一说下面的立体图形是由哪些形状的立体图形搭成的?数一数,各种形状的立体图形各用了几个?
2.适时指出:要按一定的顺序数,如从左往右,从上往下地数。
易错警示:1不仅可以表示1个事物,也可以表示一个整体。
三、达标练习—活“应用”
【设计意图:在练习阶段,通过有层次的练习,重视思维训练和思考方法的有机渗透,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1.圈一圈。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