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第1课时 数数、读数 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引“探究”

【设计意图:通过旧知的复习,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好铺垫,提升文化素养。】

1.数一数。

 

2.比一比。

 

导语:这节课我们学习《数数、读数》。(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习“方法”

学习任务一:认识11-20各数,理解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数一数,使学生感受操作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同时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1.数一数。

(1)谈话:请大家数出10根小棒,捆成1捆。

(2)教师展开一捆小棒:这是1根小棒,是1个一,那么10根小棒是几个一?(板书:10个一)

(3)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提问:现在这里有多少根小棒?

谈话:10根小棒也就是1捆小棒。(指1捆小棒)

让学生指着自己的小棒说一说:几个一是1个十,并在书上填一填。

(4)谈话:“十”在生活中的应用可广泛了。比如,1盒铅笔有10枝,是1个十;一盒钢笔有10枝,也是1个十……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2.认识11-20各数

(1)摆一摆,数一数,认识12。

小结:我们摆12根小棒的时候,可以先摆1捆,再摆2根。这样一下子就看出是12根了。1捆是10根,再添2根就是12根。

(2)摆一摆,说一说,进一步认识十几。

谈话:你能很快摆出11根小棒吗?

3.认读20。

当学生摆出19根小棒后,提问:19根小棒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20根)怎样摆出20根小棒?(学生把旁边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哪种摆法能清楚地看出这里有20根?

指两捆小棒,提问:2捆就是几个十?2个十是多少?(板书:2个十是20。)

让学生完成书上的填空。

4.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不但认识了11-20各数,还知道了10个一是一个十,2个十是20。

易错警示:满十进一,10个为一捆。

三、达标练习—活“应用”

【设计意图:在练习阶段,通过有层次的练习,重视思维训练和思考方法的有机渗透,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1.抓一把小棒,数数有多少根。 (P83.1)

 

  1. 看着尺子上的数,从0读到20。 (P83.2)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