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秋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秋、气”等6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2个偏旁,认识新笔画“横撇”,会写“了、子”2个字。【重点】
2.正确朗读课文,读好“一”的不同读音。【重点】
3.初步认识自然段,正确朗读课文,感受秋天的美丽。【难点】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板贴
实施路径:
- 谈话导入,揭题识字。
导入:秋天到了,小朋友们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 出示课题,学习“秋”字。【指向目标1】
(1)引导学生用熟字“加一加”的办法识记。
- 请学生给“秋”字组词,如“秋风、秋天”等。
二、整体感知,学习标注自然段的序号。
自主发现,初识自然段。
(1)教师出示儿歌《一片两片三四片》,引导:小朋友们,看这首儿歌,它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秋天》,有什么不样的地方?
(学生自主发现)
(2)出示课文,边指空格处边引导:课文是由一个一个自然段组成的,每个自然段开始都会空两格,空两格就是表示一一个自然段的开始。【指向目标2】
(3)用多媒体演示,让学生一边看,一边数数有几个自然段。
(4)在第一自然段空格处标注①,引导:这就是第一自然段。这篇课文有3个自然段,请小朋友在自己的课本上标注每一个自然段的序号。
(5)核对,请标错的学生修改正确。
2.明确朗读要求,正确朗读课文。【指向目标2】
(1)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篇课文,小朋友第一次自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拼音帮忙了。请你们自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字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2)请三位同学朗读课文,一人读一个自然段。引导:其他同学认真听这三位同学的朗读,听后评一评,他们有没有读正确。
注意:一(yì)群 一(yí)片片 一(yí)会儿
这篇课文中有许多带“一”的词语,请你读一读这些词,你发现了什么? (“一”在不同的词语中读音是不一样的) - 朗读巩固。
(4)出示带有“一”字的两个句子,指名学生把句子朗读正确,再齐读句子。【指向目标2】
三、感受秋天的变化,随文识记生字。【指向目标3】
活动一:图文结合,感受秋天的变化。
请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秋天来了,大自然发生了哪些变化?
交流:天气凉了,树叶黄了,树叶一片片落下来。
2.重点识记生字“气、了”。
(1)出示词语卡片“天气”,学生认读。请学生给“气”组词,如“生气、空气”等。
(2)出示两幅气温图,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天气和夏天有什么不一样?小结:天气凉了,小朋友要注意保暖,及时添加衣服。
(3)出示生字卡片“了”和“子”,请学生比较:“了”字和我们学过的“子”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小结:汉字真有意思,相差一笔,就是不同的字了。小朋友们在认读生字的时候,可不能马虎。
活动二:课内外结合,识记“树、叶”。
1.认读“树叶”,引导学生认识新偏旁木字旁、口字旁,在认识了新偏旁后,请学生自主识记这两个生字。
2.请学生给“树”组词,如“树叶、树林”等。
3.小朋友们可以做一个有心人,上学和放学的路上留心观察,看看你都认识哪些树?哪些树的树叶变黄了,哪些树的叶子仍然是绿色的,叫不出树名的可以向爸爸妈妈请教。
活动三:字理溯源,识记生字“片”。
1.出示小篆,讲解:古代的“片”字就像劈开的木片,人们用它来形容平而薄的东西。
2.视频演示,让学生比较感受“一片叶子”与“一片片叶
子”飘落时的不同情形。引导思考:“一片”和“一片片”有什么不同?(“一片片”数量多)
3.教师小结:“一片片”是告诉我们有许多叶子飘落,中国的语言文字多奇妙啊!重叠了一个字,表示的数量就不一样了。
小结:让我们借助停顿符号,读好第一自然段。
借助插图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四、书写练习,反馈评价。【指向目标1】
1.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了”和“子”,比较不同。
2.学写“了”字。
(1)出示笔画卡片,引导学生认识“了”字的新笔画一横撇。
(2)范写,提示要点,学生练写,教师巡视,关注写字姿势。
3.学写“子”字。
引导对比“子”与“了”书写时的不同点:横撇略短;弯钩略长。
五、课堂小结:
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现在正值秋季,请小朋友们投入秋天的怀抱,去感受一下秋天的变化,寻找秋天的足迹。
- 布置作业。
- 在习字册上把生字“了、子”描红、练写1排。
- 把《秋天》这一课读熟练。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