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 综合性学习:
中华传统节日 |
统编版 | 三年级下册 | 第三单元 | 1课时 |
学 校 | 授课班级 | 授课教师 | |||
学习目标 |
1.能小组分工合作,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2.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3.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4.能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活动做出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
||||
学习
重难点 |
1.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2.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
||||
学情分析 |
三年级的孩子虽然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中华传统节日并不太清楚。引导学是收集有关中华传统节日传说及习俗,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 ||||
教学辅助 | 1.多媒体课件。
2.学习任务单。 |
教学过程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好几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搜集了关于传统节日的资料。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华民族灿烂的节日文化吧!
学习任务一:小组分工合作收集资料
1.明确活动任务: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有关习俗。
2.收集资料范围:节日名称、过节时间、节日习俗。
3.收集资料途径:询问长辈、图书馆查阅资料、查找音像资料、网上查阅资料。
4.活动提示:自由组成小组,确定了解哪些传统节日,怎么了解,用什么方式记录,然后各小组分别展开活动并填写表格。
学习任务二:小组交流整理资料
1.整理搜集到的资料,小组内交流活动成果,确定好小组准备展示的活动成果。
2.你了解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呢?
交流预设:
(1)我了解的是中秋节。我不仅了解中秋节的传说,积累了有关中秋节的诗句,还学会了制作月饼。
(2)我研究的是元宵节,其中最感兴趣的是猜灯谜,我还了解了元宵和汤圆的区别。
(3)我了解的是端午节。我了解了端午节的风俗,还跟奶奶学会了包粽子。
(4)
学习任务三:展示交流学习成果
同学们都搜集了自己感兴趣的传统节日的资料,下面介绍给大家吧。可以从节日的来历、形式、特色以及自己参加过哪些节日或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场面、情景几方面来说,说时要有一定的顺序。如果你能配上相应的图片就更好了。
交流预设(一)
1.我感兴趣的传统节日:中秋节
(1)中秋节的传说:传说远古时,天上有十个太阳,给人间带来旱灾。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挽救了苍生,西王母赐其不老仙药。后羿舍不得吃,交于妻子保管。后羿的一个门徒觊觎仙药,逼迫嫦娥交出,嫦娥情急之下吞下仙药,便向天上飞去。当日正值八月十五,月亮又大又圆,因不舍后羿,嫦娥停在了离地球最近的月亮,长居于此。后羿心痛不已,与每年八月十五摆下宴席对着月亮与嫦娥团聚。
(2)有关中秋节的诗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隐《嫦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徐有贞《中秋月》
(3)制作月饼。这是我们家制作的月饼,请大家尝一尝。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