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 语文园地 | 统编版 | 三年级下册 | 第三单元 | 1课时 |
学 校 | 授课班级 | 授课教师 | |||
学习目标 |
1.能回顾、梳理“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具体方法。
2.能分享在日常生活中自主识字的途径及成果,认识“税、档”等7个生字。 3.能按活动的步骤,介绍某一手工活动的过程。 4.能说出有自然段的段式特点,并模仿写一段话。 5.了解、积累“文房四宝”等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四字词语。 |
||||
学习
重难点 |
1.能回顾、梳理“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具体方法。
2. 能按活动的步骤,介绍某一手工活动的过程。 3.能说出有自然段的段式特点,并模仿写一段话 |
||||
学情分析 |
三年级学生已具了有一定的总结能力,但具体运用还缺乏主动性。教师应在课堂中设置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激发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热爱。 | ||||
教学辅助 | 1.多媒体课件。
2学习任务单。 |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交流平台
- 1.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
围绕一个意思把话写清楚,就是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展开来写。含有这个意思的句子一般出现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在开头叫“总起句”,在结尾叫“总结句”,为了把这个意思写清楚,作者往往会具体列举不同方面的内容。
本组课文中的《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中有些段落就是采用这种方法来写的。我们可以认真读这些段落,看看文中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话写清楚的,然后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2.《赵州桥》第3自然段为了写清楚“赵州桥非常美观”,详细介绍了桥面石栏上精美的图案,把各种姿态的龙写得活灵活现。
3.《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第3自然段写了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还写了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清楚地写出了“画上街市的热闹”。
- 4.要想把一段话写清楚,一定要围绕一个意思写。只有这样,整篇文章条理才清楚了,思路才理顺了。
5.练一练:说一说下面这段话是如何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卢沟桥的狮子形态不一,姿态各异。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
明确:这段话围绕第一句话来写的。为了写清楚卢沟桥狮子“形态不一、姿态各异”,作者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这一句式,列举了卢沟桥狮子的各种不同的形态,使这些狮子活灵活现地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生动形象。
学习任务二:识字加油站
- 1.生活中,你见过这些标牌吗?(出示课本上的内容)
2.在小组里读一读,并说说这些场所的作用。
3.交流识字:
“税“是翘舌音;“档”是四声,不要读成三声;“咖啡”是喝的饮品,都是口字旁;“阅”音节中Ü上两点要省略;“贸”要与“货”字区分开。
- 4.你还通过标牌认识了哪些字呢?快来和同学分享吧!
示例:
yīng bó yì
母婴生活馆 博物馆 防疫站
学习任务三:词句段运用
一、学习第一部分的内容。
1.对照流程图读读下面这段话,照样子口头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如剪纸、捏泥人、拼装玩具、编花绳。
剪碎或切断 → 浸 → 捣 →捞 → 晒
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2.题目中给出的流程图是材料改进造纸术的过程。想一想,蔡伦造纸分为几步?五步。这几个动词清楚地写出了每一步的具体动作。
- 题目要求照样子介绍,我们就可以先想一想介绍哪个内容,做的时候的动作有哪些,列出动作流程图,然后对照流程图口头介绍即可。
(1)今年是兔年,想一想,怎样剪一只吉祥兔呢?我们先来写一下流程图。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