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 编版 年级上册 单元 1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杰”,会写“杰、亦”等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3.结合注释、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受诗句的意境。

4.能在理解诗句大意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体会。

学习

重难点

1.结合注释、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受诗句的意境。

2.能在理解诗句大意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体会。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一定的古诗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定的基础;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较弱,在理解诗歌具有一定的难度,理解还不够深入,同时缺乏自己的思考过程,在体验诗歌的意境上有明显的不足,难以想象诗歌的画面。教学时,一方面可以在熟读的基础上,使学生整体感知古诗的内容,理解一些关键词语的意思,一方面引导学生积累描写塞外戍边将士艰辛的诗句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教学辅助 1.多媒体课件。

2.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解读诗题,了解诗人

1.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两首边塞诗,让我们感受到了“戍边征战家国情,醉卧沙场英雄气”,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古诗《夏日绝句》,感受南宋词人李清照的爱国热忱。

2.解读诗题。

“夏日”说明这首诗是夏天写的。“绝句”起源于两汉,成形于魏晋南北朝,兴盛于唐朝。绝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本诗是五言绝句。

3.了解作者。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学习任务初读古诗,理解诗意

1.听读古诗,然后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好停顿。

2.学习生字:杰、亦、雄、项。

提示:“雄、项”都是后鼻音。

雄,左右结构,书写时要注意:左右宽窄相当。右部“亻”起笔稍高,竖要长。横画较多,距离要匀称。

3.自学提示:借助注释,想象画面,试着用自己的话和同桌交流诗句的意思。

4.交流展示。

(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人杰:人中的豪杰。

亦:也。

鬼雄:鬼中的英雄。

诗句大意:活着的时候,应当做人中豪杰;就是死了,也要成为鬼中的英雄。

(2)至今思项羽,不能过江东。

项羽:秦朝末年的起义英雄军,后来与刘邦争夺天下,失败自杀。

不肯过江东:项羽在与刘邦的斗争中失败,有人劝他东渡长江,再作打算。但他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不肯渡江,自杀身死。

江东:长江在安徽芜湖、江苏南京间作西南、东北流向,古人习惯上称自此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

诗句大意: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思忆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学习任务品读诗句,体悟情感

1.自学提示。

再读古诗,思考:

(1)古诗前两句阐明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

(2)作者借“思项羽”要表达什么情感?

2.小组讨论交流。

3.交流要点:

(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直抒胸臆,表明了作者的人生态度——不论是生是死,都应该有浩然正气、铮铮铁骨。

(2)作者为什么要思项羽呢?

出示资料: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暴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各路豪杰纷纷起义抗秦,项羽率领八千江东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