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  《学习景物描写》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仔细观察景物,通过心感知的方法,能够写出景物的主要特征。

2.学会运用多种感官,借助一定修辞手法,能从多角度描绘景物。

3.尝试描写景物时恰当地融入情感,使景物立体丰满、鲜活起来。

【重点难点】

1.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多角度、有层次地描写景物。

2.养成良好观察和写作习惯,提高描写景物的能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欣赏图片

高山原野,让我们感受到胸怀的博大;朝晖夕阴,让我们领悟到时光的变迁;花开叶落,让我们品味到季节的更替。世间万物千姿百态,四季景色美不胜收,“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大自然从不吝啬它的美。

本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描写景物,将这美流淌于笔端吧!

二、活动一:知景物描写

1.何为景物描写

景物描写,是指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文字,对景物进行具体描绘和刻画的一种表达方式。

2.区别表达方式

对比以下两个句子,说说他们分别属于什么表达方式。

材料1:天上的云,形态富于变化。

材料2: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明确:材料1是记叙,材料2是描写。

记叙是把人物的经历、行为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用文字表达出来。

描写是指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文字,对人、事、景、物进行具体描绘和刻画的一种表达方式。

3.描写的分类

分类方法 常见类型
按描写的对象分 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
按描写的角度分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按描写的状态分 动态描写、静态描写
按描写的手法分 白描勾勒、工笔描绘

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是对人物活动的场所、风土人情、社会背景的描写。

自然环境(景物描写):是对日月星辰、天气、自然风光的描写。

4.感受景物描写

根据你对景物描写的认识,说说你更喜欢A和B哪种表达?

A:晚秋的天空是澄清的,山脚下的高粱成熟了。

B:晚秋的澄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强烈的白光在空中跳动着,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脚下片片的高粱时时摇曳着丰满的穗头,好似波动着的红水;而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野染上了凋谢的颜色。

(A:景物叙述   B:景物描写  ——形象、色彩、多种修辞手法)

三、活动二:习景物描写

小练笔1:观察下面一幅画,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幅画的场景。

 

如何描写景物呢?

1.学会观察,抓住景物特征

阅读下面的语段,思考语段写景是如何突出景物特征的?

写景范例1: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

——朱自清《春》

赏析:这一段调动了视觉、听觉、味觉等不同的感官,描绘了三种有代表性的春花,表现其繁华似锦,给人一种互不谦让、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的感觉。

写景范例2: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宗璞《紫藤萝瀑布》

赏析:这里从色彩写到气味,又赋予气味以色彩,讲视觉和嗅觉互通,传神地描绘出紫藤萝的美丽和繁盛。

小结:通过形状、色彩、声音等,用视觉、听觉、嗅觉等,写出景物的个性神韵。

2.妙用修辞,增添景物魅力

阅读下面的语段,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景物描写。

写景范例3: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地发着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跟天上的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老舍《骆驼祥子》

赏析:作者用柳树“像病了似的”,叶“打着卷”,枝“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路“发着白光”那样干燥灼人;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平日指望吆喝招徕买卖的小贩们也“不敢吆喝“了;柏油路都“晒化了”等等”运用比喻、排比、夸张的多种修辞从各个侧面烘托出天气酷热憋闷的环境,由此,更加衬托出了祥子在烈日下拉车的艰难。

写景范例4:

等到快要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老舍《济南的冬天》

赏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济南冬天雪的秀气和在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