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草船借箭 统编版 年级下册 二单元 第2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感受语言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中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兴趣。

学习

重难点

1.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感受语言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中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兴趣。

学情分析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五年级的学生对于历史故事兴趣比较浓厚,学习起来积极性较高。且语文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但是本文的学习对他们来说仍有难度,特别是如何通过文章中的重点语句分析感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学辅助 教学课件、同步导学案

 

教学过程

任务一:深入研读,感受形象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在这一环节中,我主要引导学生从一些重点词句中感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同时分析周瑜、曹操、鲁肃的性格特点,全面感受人物形象。】

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草船借箭》,我们通过品读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初步认识了周瑜和诸葛亮,请你谈一谈。(周瑜嫉贤妒能,诸葛亮顾全大局、神机妙算)

1.自学课文,圈画词句。请同学们仔细研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词句画出来,并在旁边做上批注。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课文第6自然段中的句子。

3.全班交流汇报学习情况。

预设:(1)课文第6自然段中“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我联系上下文知道诸葛亮算准了第三天四更时候会起大雾,说明诸葛亮神机妙算。

(2)课文第6自然段中“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我联系上下文知道把船连接起来是为了增加船的受箭面积。

教师相机小结:联系上下文来阅读古典名著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同学们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学习这篇课文。诸葛亮能预测天气,说明他知天文。(板书:知天文)

4.学生继续汇报交流。

预设:课文第7自然段“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我联系上下文体会到诸葛亮在立军令状之前就算准三天后必有大雾。他知天文,所以能预测得这样准确,真是神机妙算。

(1)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大雾漫天的时候去借箭?

预设:因为江上大雾漫天,敌人根本看不清虚实,加上曹操这个人疑心重,他怕有埋伏,不会轻易出兵,这是“借”箭的绝好机会。

(2)这时候诸葛亮和鲁肃坐在船上,都看到了这场大雾。假如你是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你会怎么想呢?

预设:鲁肃想:前两天天气还好好的,今天怎么会起这样大的雾?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啊。

(3)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会怎么想呢?

预设:诸葛亮想:果然不出我所料,周瑜啊周瑜,你费尽心机想谋害我,我便将计就计,胜你一筹。

5.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呢?(指名学生回答)

课件出示

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请同学们把“笑”字圈起来,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诸葛亮在笑谁?

预设:(1)诸葛亮在笑曹操,因为雾太大,曹操不敢出来迎敌,他嘲笑曹操生性多疑,反而害了自己。

(2)诸葛亮在笑鲁肃,因为鲁肃还不知道怎么回事,他笑鲁肃忠厚老实,不知底细。这是一种友善的笑。

(3)诸葛亮在笑周瑜,因为周瑜本想陷害诸葛亮,而诸葛亮将计就计,轻易就把十万支箭“借”回来了,周瑜根本想不到“草船借箭”这一招,这是一种得意的笑。

(4)诸葛亮在笑自己,因为他算对了天,算对了人,没有让周瑜的诡计得逞。这是一种自信的笑,胜利的笑。

6.教师小结: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他说曹操不敢派兵出来,曹操果然就不敢派兵出来;他说三天后取箭,果然第三天就取回了十万支箭。(板书:神机妙算)

7.小组交流讨论:诸葛亮、周瑜、曹操和鲁肃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