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草船借箭 统编版 年级下册 二单元 1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会认“瑜、忌、督”等10个生字,会写“妒、忌、曹”等13个字,正确读写“妒忌、委托”等13个词语。

2.默读课文,学习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学习

重难点

默读课文,学习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五年级的学生对于历史故事兴趣比较浓厚,学习起来积极性较高。且语文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但是本文的学习对他们来说仍有难度,特别是如何通过文章中的重点语句分析感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学辅助 教学课件、同步导学案

 

教学过程

任务一:单元导读,明确要素

1.请学生自学单元导读页。

(1)读一读四句话,想一想:分别介绍了哪一部名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每一句话都用凝练的语言概括了名著的特点,让我们明白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名著之旅。

(3)找出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2.回顾迁移:大家思考一下,自己有哪些阅读名著的经验和方法?(学生自由交流)

预设:

(1)精读和泛读相结合。我们在阅读名著的时候需要第一遍泛读,大致了解这本名著的基本内容如作者基本情况、写作的时代背景、作品人物和情节的关系、艺术风格等等。这些基本的内容清楚后然后再慢慢读,可以细致的阅读和理解。

(2)把握情节。我们在阅读名著的时候要把握好基本情节,如开始、发展、高潮、结束。

(3)把握人物形象。名著描写的人物不但形象性格鲜明丰富而且有层次感。我们可以通过场景、人物语言对白、环境描写等多方面体会感知人物形象。

任务二:激趣导入,解题质疑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首先要渲染气氛,接着创设情境,然后再引出主题。因此,这个环节的教学设计,我先设置悬念,让学生快速进入课文,为接下来的授课做好铺垫。】

1.谈话导入:同学们看过《三国演义》这本书或这部电视剧吗?你最喜欢里面的哪个人物?(指名回答学生自由交流)

2.教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质疑提问。(板书:草船借箭)

3.读了课文题目,你有哪些疑问或想法呢?

预设:(1)谁用草船向谁借箭?(2)为什么要借箭?(3)怎样借箭?(4)结果怎么样?

4.草船借箭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课件出示背景介绍)

“草船借箭”的故事选自《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是中国最早的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作者: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

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相互讨伐,史称“三国鼎立”。当时曹操实力雄厚,刚刚打败了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时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于是就发生了这个故事。

出示三国形势示意图

任务三:阅读课文,理清脉络

【设计意图: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是五年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这一环节,是对学生课前预习情况的反馈。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同时,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结构。】

1.明确阅读要求。(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做到“三不”:不错字,不多字,不少字。

做到“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在读懂了的地方做上批注,在不懂的地方用红笔做上记号。

2.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

(1)请同学们带着心中的疑问,按阅读要求自由读课文。

(2)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课件出示

周瑜  妒忌  推却  迟延  商议  都督  惩罚  调度  曹操  探听

私自  支援  疑惑  呐喊  水寨  弓弩  丞相  擂鼓  军令状  心甘情愿

指名学生读,教师相机正音,再全班齐读。(重点指导多音字:调、都、擂、把)

(3)指导学生正确书写“忌”和“擂”字。(学生观察—老师范写—学生练写)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