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 1 古诗二首 村居 | 统编版 | 二年级下册 | 第一单元 | 1课时 | |
学 校 | 授课班级 | 授课教师 | ||||
学习目标 |
1.认识“莺、拂”等5个生字,会写“诗、童、趁”3个字,积累“堤、柳”等字拓展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村居》,注意语气和重音,并积累背诵。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绘的春天美景。 |
|||||
学习
重难点 |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并注意朗读时的语气和重音。 | |||||
学情分析 | 古诗教学以诵读为主,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朗读形式:教师范读、自由朗读、同桌互读、师生对读等多种朗读方式,让整节课充满朗朗读书声,学生在自然而然的浸润中熟读成诵。 | |||||
教学辅助 |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自主预习卡。 |
教学过程
视频导入,走进单元。
(设计意图:利用视频直观引出春天的话题,让学生了解单元主题,为进一步理解课文主旨,做好铺垫。)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视频,你在视频里发现了什么?
生1:春天到了,万物复苏
生2:春天到了,花儿都开放了。
生3:在二三月间,公园里、学校中,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
2.师:回忆一下自己在春天里都有哪些活动?你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能说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吗?
生1:我们可以春游,可以放风筝。
生2:美丽的春天让我们的心情也很愉悦。
走进古诗,了解作者。
1.相信我们大家都喜欢温暖舒适、生机勃勃的春天,有的同学肯定也很喜欢春游、踏青,喜欢感受春天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高鼎笔下的令人陶醉的早春美景图。
(板书课题:村居)学生朗读课题。
2.师:你知道“村居”是什么意思吗?
生:村:村庄。居:居住。村居就是在居住在村庄里。
3.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作者。
高鼎 清代后期诗人,字象一,一字拙吾,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1851-1861),其人无甚事迹,其诗也多不和那个时代,一般人提到他,只是因为他写了一首有关风筝的诗《村居》,著作有《拙吾诗文稿》。
学习任务一
自读古诗,学习生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会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认读生字宝宝。与此同时,学生对课文内容也有了整体的感知,为下一步研读课文打好基础。)
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记应重点注意的地方。(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
提示:“莺”的韵母是“ing”,不要念成了“in”。“趁”是的韵母是“en”,不是“eng”。鸢不要读成yān。
2.画出诗中含有“堤”和“柳”的生词,并尝试着再说几个分别含有“堤”和“柳”的词。
3.加一加认识堤。认识会意字:醉。醉:酒喝过度,失去正常神志。
3.课件展示节奏划分,引导学生掌握古诗的节奏。节奏划分: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同学们在朗读的时候语速要稍慢,读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语气中带着活泼、开心。表示事物的词语可以读得稍重一些。
4.学生自由朗读,反复诵读古诗。
5.全班交流,指名朗读古诗,纠正字音并让学生之间互相做出评价。
学习任务二
想象画面,品悟古诗
(设计意图:通过理解字义、词义后让学生能借助图片了解古诗的大意,组织学生亲历这个语言学习运用的全过程,是突破本课重点难点的保障。)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