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 语文园地 | 部编版 | 六年级上册 | 第八单元 | 1课时 |
学 校 | 授课班级 | 授课教师 | |||
学习目标 |
1.掌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了解好的文章题目可以使文章增色不少。 3.根据自己喜欢的词语展开丰富的想象写一段话,提高写话的能力。 4.感受柳公权的书法的特点,并加以练习。 5.积累鲁迅名言。 |
||||
学习
重难点 |
1.能总结、交流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学习给文章拟题的方法;能从词语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
||||
学情分析 |
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本单元课文、习作都进行了学习和总结。学生对书法关注得较少。因此学生对字体、结构、风骨等认识不够。虽然这单元课文是以鲁迅为主题,但学生对鲁迅的作品接触的不多,对鲁迅的名言了解得比较少,教学积累时要注意指导学生理解句子意思。 | ||||
教学辅助 | 1.多媒体课件。
2.《教学任务单》《分层作业单》 |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交流平台——谈话导入,引导阅读。
1.导语:同学们,这个学期就要结束了。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们掌握了不少阅读方法。今天我们就要结合我们学过的课文,交流一下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其实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过不少方法了,比如围绕中心来组织材料、抓关键句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等,这些其实都与文章的主要内容有关。请同学们先仔细默读课本上的文字,可以把你认为重要的语句勾画出来。
2.学生交流课本中提到的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3.回顾本单元课文,思考可以分别用什么方法进行概括。
《少年闰土》:串联法。(结合课后题第二题,将记忆中的闰土、初次相识时的闰土、给“我”讲新鲜事的闰土、离别时的闰土几个部分串起来。)
《好的故事》:抓关键句。(结合课文中的关键句——“我在蒙胧中,看见一个好的故事。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段意归并法。(将文中所写六件事的段意归并起来。)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关注题目。(题目即是诗歌的主要内容,赞颂鲁迅先生是心怀人民的人,赞颂他“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这是一首纪念他的诗歌。)
小结:课本上提到了三种方法:①标题扩充法;②句子摘录法;③要素归纳法;④段意合并法。
3.结合具体的课文,交流、学习三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 段意合并法
(1)具体操作:先分段并概括出各段段意,然后把段意串联起来。(先写出每大段的意思,再根据文章内容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的,舍掉次要的。)
(2)试着用这种方法概括出《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故宫博物院(材料一)》的主要内容,组内交流,再汇报。
教师提示:合并时,要对各段的大意做适当的修改,删除重复的内容,综合相同的内容。
(3)讨论:一般什么样的文章比较适合这种方法?
明确:一般从几个方面写,层次比较清晰的文章适合用段意合并法。这类文章一般以写景、状物的居多。
- 标题扩充法
(1)具体操作:把标题扩展成完整的句子,以课文题目为中心,顺次提出几个相关问题,把答案组织串联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2)试着用这种方法概括出《开国大典》《伯牙鼓琴》的主要内容,小组内交流,再汇报。
(3)讨论:一般什么样的文章比较适合这种方法?
明确:以人名、地名、物名、中心事件命名的文章选择“标题扩充法”比较合适。比如《草船借箭》一文,可提出这样几个问题:谁向谁借箭?为什么借箭?最后周瑜的态度如何?
- 句子摘录法
(1)学生交流一篇文章中哪些句子可能体现了主要内容。
(2)指名说一说。
(文中的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中心句,这些都可以称作文章的关键句。)
(3)试着用这种方法概括出《夏天里的成长》《青山不老》的主要内容,组内交流,再汇报。
4.结合学生汇报的内容总结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要注意的事项。
(1)结合前面的讨论,再请几名同学说说他们概括的内容,提出来全班讨论。
(2)教师小结。
小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其实还有很多,这三种是比较常用的。同学们要注意,课文的特点不一样,我们就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比如阅读写事、写人、写景、介绍说明类文章时,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就不可能一样。(板书:方法多样,灵活运用。)但是,不管用什么方法,我们都要做到简洁、完整、重点突出!我们就是要在练习中擦亮眼睛,多动脑筋发现规律、总结规律,在不断的发现与总结中逐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概括能力。
学习任务二:词句段运用
(一)多维拓展,学拟标题
1.故事导入:在开始学习新的知识点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小故事。大家读一读,说说开始的题目好还是改后的题目好。
(课件出示)
有一位摄影爱好者拍摄了一个少女在树林里撑着伞的镜头,画面、色彩和角度都不错,取名“晨曦”。他把这张照片投向多家杂志社,结果都被退回。后来有一位专业人士建议作者把题目改为“有约”,结果不但见诸报刊,还在一次比赛中获得了三等奖。
(1)指名读故事。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