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

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法布尔倾其一生研究昆虫、撰写《昆虫记》所作出的努力和牺牲,领悟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法布尔精神”。

2.思维发展与提升:走进昆虫王国,领略神奇世界,感受自然魅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法布尔对大自然与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4.文化传承与理解:结合《昆虫记》选文,体会法布尔的文笔及其观察力,感受他对大自然与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之情,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昆虫记》的作者的写作手法及内容。

教学难点:

法布尔对大自然与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三、教学设想

《昆虫记》是法布尔耗尽毕生时间与精力,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然后记下的笔记。后来编写成书,共十大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他怀着对渺小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去描写,甚至歌颂,微不足道的昆虫。

这本书语言生动有趣,详略得当。阅读它,读者绝对不会感到枯燥、乏味,而就像步入了童话世界,能充分领略昆虫世界的神奇。

教学时,要紧扣法布尔的个人趣事与《昆虫记》选文,让学生走近法布尔,走进《昆虫记》,从而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探究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

六、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一个文章用拟人写怎么样?难。一本书用拟人写怎么样?太难。十本书都是拟人写怎么样?可是,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个作者就做到了。

板书题目:《昆虫记》。

二、走近法布尔

1、出示不同版本《昆虫记》的封面图片,请同学欣赏。

2、出示下面一段文字,介绍法布尔。

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作家。1823年12月22日,出生于法国普罗旺斯的圣雷恩村一户农家。此后的几年间,法布尔是在离该村不远的马拉瓦尔祖父母家中度过的,当时年幼的他已被乡间的蝴蝶与蝈蝈儿这些可爱的昆虫所吸引。 靠着长期的勤奋努力和坚持不懈地观察,法布尔发现了昆虫世界各种有趣的秘密。

1879年,《昆虫记》第一卷问世。1880年,他终于有了一间实验室,一块荒芜不毛,但却是矢车菊和膜翅目昆虫钟爱的土地,他风趣地称之为“荒石园”。在余生的35年中,法布尔就蛰居在荒石园,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科学札记等资料,完成了《昆虫记》的后九卷。

1915年,92岁的法布尔在他钟爱的昆虫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园。

2、看了这么一大段有关法布尔的介绍,你对法布尔了解了哪些?

3、同学们,你们口袋里常常放过什么?学生交流。(出示图片)法布尔小时候对小虫子非常着迷,口袋里常常装满了各种昆虫。

4、老师还找到了几个有关法布尔的小故事,想不想看看?出示,交流。

(1)八九岁的时候,父亲叫他去放鸭子。他把鸭子赶进池塘以后,就去水边逮蝴蝶,捉甲虫,或是蹲下来静静地观察奇妙的水底世界:漂亮的螺壳、来回穿梭的游鱼、五彩缤纷的蠕虫……

(2)有一次,法布尔正在细心地观察周围的一切,忽然,一只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小甲虫从他眼前掠过。“嗬,真漂亮!”他边叫边用小手扑过去,敏捷地捉住了它。这只甲虫比樱桃还要小,颜色比蓝天还要蓝。法布尔高兴极了。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这一天,他还捡了好多的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

(3)他在路上发现许多蚂蚁正在搬运几只死苍蝇,就伏在地上,用放大镜全神贯注地观察起来。汗水湿透了衣服,手脚都麻木了,他一直观察了4个小时才离去。

(4)法布尔爬到一棵树上,观察螳螂的活动。他把周围的一切都忘了。结果,别人误把他当成了小偷,要抓他,他才从观察中惊醒过来。

4、看了这几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请谈自己的感受。

(本环节重点是让学生认识法布尔,从事例中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着迷的程度。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其作品的关注。)

三、走进《昆虫记》

教师:哪位同学能介绍《昆虫记》这部书的主要内容?(出示课件2)

学生:《昆虫记》是法布尔历时30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它融合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关照虫性,又用虫性反观社会人生,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这本书于20世纪20年代被引入中国,深受读者欢迎,让读者们领略到了昆虫们的日常生活习性及特征等。

教师: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部名著的作品形象吧。(出示课件3)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学生:《昆虫记》中描写了许多昆虫,如:天生攀岩家——蜣螂、不会迷失的精灵——蜜蜂、夏天阳光下的歌唱家——蝉、顽强的乞丐——蚂蚁,还有象鼻虫、蟋蟀、蜘蛛、螳螂、蝎子等。

教师:我们来分析《昆虫记》的艺术特色。(出示课件3)

学生:《昆虫记》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它没有干巴巴的学究气,没有学术著作的晦涩枯燥与一本正经,“没有充满言之无物的公式、一知半解的瞎扯,而是准确地描述观察到的事实,一点儿不多,一点儿不少”。

作者法布尔拥有“哲学家一般的思,美术家一般的看,文学家一般的感受与抒写”。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教师:那么,这部书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与感受呢?(出示课件3)

学生:《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还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在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有重要的地位,被誉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