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孟子>三章》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积累字词,把握文章的观点。

2.朗读课文,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体会《孟子》的说理特点。

3.增强文化自信,积累《孟子》中的名言警句并学会恰当运用。

【重点难点】

1.疏通文意、积累字词名句,把握文章的观点。

2.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体会《孟子》的说理特点。

【课时安排】

3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伴着悠扬的古韵,我们仿佛穿越时空,来到了两千多年前的战国,也不知是春天还是秋天的傍晚,只见一位鬓发斑白的老人,在数片竹简上刻下了191个篆体汉字。虽然字数不多,但其中光辉的思想却闪耀千年,传诵至今。

这就是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今天我们就一起聆听经典,诵读经典,品味经典。

二、知识简介

1.作者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合称“孔孟”,被尊为“亚圣”。宣扬“仁政”“王道”,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作品简介

《孟子》是记述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个人修养、伦理道德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是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等合著的,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孟子的文章自成风格,其文思想深刻,说理透彻,气势充沛,开合自如,长于论辩,有很强的说服力。

3.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三、学法推荐

1.像《孟子》这样时代久远,意蕴深厚的儒学经典,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方法去学习才更加高效呢?请听一听另外一位文化名人——宋代的朱熹,给我们的建议。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宋·朱熹

2.朱熹给我们提供了哪两种学习文言经典的方法?

(两个关键词:读和思。先是读,后是思。读要熟读,通过读能把文章从自己口里说出来;思要精思,通过思要能琢磨领会文章的主要意思。)

四、活动一:诵读篇

(一)聆听式朗读

1.听读课文(播放朗读,注意字音、停顿)

2.朗读指导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米粟非不多也(sù)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yù)

失道者寡助(guǎ)   亲戚畔之(pàn)

(2)用“/”标注下面句子的停顿。

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朗读展示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sù]/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yù]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guǎ]助。寡助/之至,亲戚/畔[pàn]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二)翻译式朗读

附1:全文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方圆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起来攻打它,必定是得到天气时令的有利条件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不是不充足,弃城而逃,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能够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内外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能实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附2.重点词句翻译

环而攻之而不胜(围)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

兵革非不坚利也(泛指武器装备)         委而去之(放弃)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限制在疆域内居住)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威慑)       寡助之至(极点)

亲戚畔之(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同“叛”,背叛)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文: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所以能实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三)问答式朗读

1.下面我们进行对答式朗读,看看同学们听读疏通的效果怎么样?所谓问答式朗读,就是老师出问题,同学们用朗读文中句子的词句的方式来回答(师分别出示问题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