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第1课时 认识图形
学 校 | 授课班级 | 授课教师 | |||
学习目标 | 1.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和主要特征,能识别这些物体。
2.在认识物体的活动中,感受平面与曲面是不同的,体会比较、分类等认识物体的方法。 3.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发展初步的实践能力。 |
||||
重 点 | 判断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还是球。 | ||||
难 点 | 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 | ||||
学情分析 | 学生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对它们的表象已有了感性的认识,本节课利用儿童的好奇心,让他们通过摸一摸、推一推等活动进一步感知物体的特征,抽象出它们的图形。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 ||||
核心素养 | 通过辨认物体的形状,能进行简单分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 ||||
教学辅助 |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若有教具等教师自行增加) |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引“探究”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好奇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比一比。哪根包装绳长一些?在它下面的£里画“√”。
2.猜一猜。
有的方,有的圆,五颜六色真漂亮,平时不用盒中放,能搭长桥能盖房。(打一玩具)
导语:这节课我们学习《认识图形》。(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习“方法”
学习任务一: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积极参与到生动、直观的学习活动中。】
1.课件出示教科书P30情境图。
1.分一分,揭示概念。
小组合作:把你们收到的物品按形状分一分,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分?(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师:为什么这样分?
(预设:学生可能回答分成以下几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2.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揭示概念。
①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
②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③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④汇报交流
预设:
正方体:四四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的大小都一样。
长方体: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有大有小。
圆柱: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圆圆的,平平的,放倒后可以滚动。
球:圆圆的,没有平平的面,很光滑,可以任意滚动。
3.归纳。
小结:像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样的图形都占有一定的空间,通常把这类图形称为立体图形。
易错警示:圆柱体上下一样粗。
三、达标练习—活“应用”
【设计意图:在练习阶段,通过有层次的练习,重视思维训练和思考方法的有机渗透,激发学习的潜能。】
1.连一连。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