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说明文,明确说明对象,把握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征。
2.理清说明思路,体会说明方法的作用和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3.了解中国石拱桥不朽价值,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重点难点】
1.明确说明对象,把握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征。
2.理清说明思路,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诵读名句
石桥、木桥、天桥、高架桥、立交桥……生活中有无数的桥。这些桥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请结合自己的观察和理解,用一句话说说“桥”是什么?
两端固定,横跨在河流或道路之上以便行人或车辆通过的建筑物。
你知道哪些关于“桥”的诗句和俗语?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乌衣巷》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
路归路,桥归桥。
2.导入新课
“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是童年的开心与快乐;“二十四桥明月夜”是杜牧的感慨与浪漫;“小桥流水人家”是游子的渴望与温暖;“路转溪桥忽见”是辛弃疾的焦急与惊喜;“船到桥头自然直”是人们的乐观与豁达……桥总是连接着诗意,连接着美好,连接着浪漫。
“桥”为有何如此高的文学和美学价值?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茅以昇的《中国石拱桥》。
二、知识简介
1.了解作者
茅以昇(1896-1989),字唐臣,江苏镇江人,桥梁专家、教育家,被誉为“中国现代桥梁之父”。他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和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他还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撰写了大量介绍桥梁知识的文章,著有《中国桥梁史》《钱塘江桥》《武汉长江大桥》《中国古桥与新桥》等。
“人的一生,不知要走过多少桥,在桥上跨过多少山与水,欣赏过多少桥的山光水色,领略过多少桥的画意诗情。无论在政治、经济、科学、文艺等各方面,都可看到各式各样的桥梁作用……”
——摘自茅以昇《桥话》
2.文体知识
说明文概念 |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实用性文体 。它通过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性质、种类、关系等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等能有科学的认识。 |
说明文分类 | 按照说明对象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按照语言风格可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科学小品文)。 |
常见的说明顺序 | 空间顺序:东南西北、上下左右、内外前后等;
时间顺序:年、季、月、时代、朝代等; 逻辑顺序:由整体到局部、由概括到具体、由主要到次要等。 |
常见的说明方法 | 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作诠释、下定义、分类别、摹状貌、画图表、引资料。 |
说明文写作特点 | ①选择的材料具有代表性;②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③灵活运用多种说明方法;④说明的语言具有准确性。 |
3.字词积累
读准字音:
雄跨(kuà) 记载(zǎi) 残损(sǔn) 巧妙绝伦(lún)
古朴(pǔ) 桥墩(dūn) 推崇(chóng) 交头接耳(jiē)
侵略(lüè) 序幕(mù) 洨河(xiáo) 惟妙惟肖(xiào)
张鷟(zhuó) 匀称(yún) 饮涧(jiàn) 独一无二(dú)
理解词义:
推崇:十分推重。
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巧妙绝伦:指精巧奇妙到了极点,在同类事物中没有能与之相比的。伦,同类、同等。
交头接耳:形容人与人靠得很近低声交谈。
惟妙惟肖: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肖,相似。
独一无二:指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形容十分稀少。
三、活动一:印象石拱桥
1.明确对象
你认为下面哪一个是本文的说明对象?说说你的理由。
石拱桥 中国石拱桥 赵州桥 卢沟桥
明确: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
石拱桥既包括世界石拱桥,也包括中国石拱桥。本文介绍的是中国的石拱桥,它既具有石拱桥的一般特点,同时又具有中国石拱桥独有的特点。课文先从石拱桥说起,既为了说明石拱桥的一般特点,也是为了引出中国石拱桥,是人们认识事物所遵循的由一般到特殊的逻辑顺序。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征,文章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旅人桥、赵州桥、卢沟桥、江东桥、长虹大桥、双曲拱桥的例子来进行说明,其中赵州桥和卢沟桥是中国石拱桥的杰出代表,作者作了详细说明。
2.理解特征
(1)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征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