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第1课时 圆的认识 教学设计
学 校 | 授课班级 | 授课教师 | ||||
学习目标 |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并会用字母表示。掌握圆的基本特征及用圆规画圆的方法,会用圆规画圆。
2.理解并掌握在同一个圆中直径和半径的关系,掌握圆的对称轴的画法。 3.感受圆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
|||||
重 点 | 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并会用字母表示。掌握圆的基本特征及用圆规画圆的方法,会用圆规画圆。 | |||||
难 点 | 理解并掌握在同一个圆中直径和半径的关系,掌握圆的对称轴的画法。 | |||||
学情分析 |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圆形物体,在低年级数学学习中,对圆已经有了初步感知,但都是直观的表象。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过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及它们的周长、面积计算。在此基础上,本单元开始正式学习圆的有关知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都是直线图形,而圆是曲线图形。从研究直线图形到研究曲线图形,对学生而言是一种跨越。
教材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激活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经验,促使学生逐步归纳内化,上升到数学层面来认识圆,体会到圆的本质特征。 |
|||||
核心素养 | 在认识圆和画圆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 |||||
教学辅助 |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若有教具等教师自行增加) |
教学流程
学习任务一: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并会用字母表示。掌握圆的基本特征及用圆规画圆的方法,会用圆规画圆。
【设计意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来触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提出疑问,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与探究欲望。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激起良好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生活经验,联系课堂内外,让学生在课前开放地探索画圆的方法,充分尊重学情。借助白板的视频播放和圆规功能,直观演示圆规画圆的方法,通过让学生任意画出位置、大小不同的圆 ,引导学生关注圆规的“针尖”“两脚间的距离”在画圆时的作用,自然引出圆的各部分名称及圆的特性。】
➯情境导入,引“探究”
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你在生活中在哪里见到圆形的物体?
从奇妙的自然世界到文明的人类社会,从精巧的手工艺品到气势宏伟的各种建筑……,到处都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圆。
1.学生说一说在身边见到的圆形物体。(圆是常见的图形,生活中的许多物体都给我们以圆的形象。)
2.教师课件展示收集的一些例子,并从实际物体上抽象出圆形。
➯知识链接,构“联系”
课件出示下列问题;
- 回顾我们学过哪些基本图形?
生回忆汇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基本平面图形。)
- 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共同点?
生思考后汇报:这些图形都是由直直的线段首尾相连围成的封闭图形。
- 出示圆的图形,提问:圆和以前学过的图形有什么不同?
生观察汇报:圆是由曲线所围成的封闭平面图形。
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圆的相关知识。
➯新知探究,习“方法”
教师课件展示:教材第55-56页例题的情境内容: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