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竹节人 部编版 年级上册 单元 2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竹节人的制作方法,带给人们的无限乐趣,了解老师与竹节人的故事。

2.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

学习重难点 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
 

学情分析

从阅读策略角度来看,学生通过前几册阅读策略的学习,已经掌握了“预测”“提问”“提高阅读速度”等阅读策略,并在长期的语文阅读实践中学会了批注、边读边想象画面等多种阅读方法,这些都会成为本文阅读的基础,帮助学生选择运用不同策略进行阅读。但是,如何选择阅读策略,选择哪些阅读策略,还需要老师进一步引导。
教学辅助 PPT、学习任务单等。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复习字词,情境导入

  • 听写词语,检查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

疙瘩  冰棍  跺脚  颓然  沮丧  抽屉

威风凛凛  别出心裁  技高一筹  大步流星   暴露无遗  念念有词  忘乎所以  心满意足

2.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教师播放斗竹节人的图片,导入课文。

学习任务梳理任务,感悟方法

1.梳理任务要点。走进课文《竹节人》,

自由朗读,组内说说可以从哪些方面开展游戏大赛,再在全班交流。确定任务要点:“我会制作竹节人”“我能玩转竹节人”“斗竹节人快乐多”三方面。

2.同一篇文章,阅读的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会有所不同。今天,我们就带着不同的目的,用不同的方法来学习《竹节人》这篇课文。(课件出示表格)

我要完成的阅读目的 我要关注的段落
1.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2.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3.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阅读目的一: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1.回顾竹节人是怎么做成的吗? (1)阅读课文第3-9自然段,写一份“竹节人”的制作及使用说明书。

①过渡:这么有趣的竹节人要怎么玩呢?

②默读第8~18自然段,找一找竹节人有哪些具体玩法,并圈出相应的动词。

③汇报交流,相机指导。

单独玩:嵌入、拉紧、一松一紧。两个放在一起玩:对打、卡住、挺着、挨揍。

取名号玩:系上、刻在、找到、装在、剪、系、做、装上、取、粘上、雕成、招呼、打、磕飞、大呼。

2.总结方法:快速读文,定位内容,仔细阅读,提取信息,整理填写。

 

根据学生完成的表格交流。

3.我们在完成阅读目的一时,采用的阅读方法是什么?

小结:我们在完成阅读目的一时,采用的阅读方法是:快速读全文,关注3——7自然段,提取关键信息,再仔细阅读,画出制作竹节人和玩竹节人的句子,并组织语言完成表格。

阅读目的二——体会传统玩具的乐趣

1.小组合作学习:画出竹节人给人们带来的乐趣的句段,边读边批注,并想象当时的画面。

2.汇报交流:竹节人带给人们的乐趣

小组分工合作,仔细默读相关自然段,结合文章,做好圈画批注,说说竹节人给孩子们带来了哪些乐趣?或者是你觉得竹节人哪里有趣?

预设:

(1)玩法有趣:关注8、9自然段中描写,从单独玩,到打斗,体会乐趣。关注词句,如“没头没脑、呆头呆脑”,随文学习“系”的读音,指导书写“ 棍、疙瘩”。

(2)角色有趣:有哪些角色?

出示相关句子:

  • 把穿着九个竹节的线绳嵌入课桌裂缝里,……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把竹节人和健美比赛中的小伙子做对比,可见孩子们多么喜欢竹节人呀!)

  • 将线绳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不知疲倦,也不会倒下。

(抓住“没头没脑”“不知疲倦”“永不会倒下”)

  • 竹节人手上系一根冰棍棒,就变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

除了孙悟空、窦尔墩,还有哪些角色?(关羽、张飞)

仿照句式,想象练说:……就成了……“……”……刻在竹节人……神气!

  • 装扮有趣:“给竹节人粘上一个橡皮雕成的脑袋,做一套纸盔甲。”结合句子理解“别出心裁、技高一筹”。设想:如果是你,会给竹节人做什么样的装扮?
  • 玩的有趣:

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作鸟兽散。

(“一圈黑脑袋” “攒着观战”,看的人真多;看到竹节人打斗紧张时,围观的人都激动得不得了,”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