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梳理文章内容,学习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2.赏析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的形象特征。
3.品味诗意语言,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
【重点难点】
1.赏析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的形象特征,品味诗意语言,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
2.学习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视频: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片段
PPT展示:
闻一多(1899—1946),湖北浠水人,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五四运动时,北京清华学校读书,参加学生运动。
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
1925年回国后,历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
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
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的大会上,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当日下午被国民党特务暗杀逝世,时年47岁。
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诗人,被称为“农民诗人”“泥土诗人”。其诗往往饱含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爱憎情感;语言流畅,气势雄浑,真实朴素而精炼含蓄。代表作有诗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老马》,诗集《烙印》等。
师引导:作为闻一多先生的学生,臧克家在先生遇难后,撰写了《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1980年2月,又写了本篇文章,介绍闻一多先生作为诗人、学者和革命家的光辉事迹。现在,让我们随着臧克家的笔端,看看诗人、学者、民主战士闻一多在风雨如磐的年代,用生命践行着什么。
二、教学新课
1.读读写写
梳头(shū) 抱歉(qiàn) 秩序(zhì) 深宵(xiāo)
伴侣(lǚ) 小楷(kǎi) 硕果(shuò) 卓越(zhuó)
迭起(dié) 澎湃(pài) 弥高(mí) 炯炯(jiǒnɡ)
大无畏(wèi) 锲而不舍(qiè) 目不窥园(kuī)
沥尽心血(lì) 心不在焉(yān) 慷慨淋漓(kǎi)
气冲斗牛(dǒu) 兀兀穷年(wù) 群蚁排衙(yá)
潜心贯注(qián) 心会神凝(nínɡ) 迥乎不同(jiǒnɡ)
2.理解词义
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兀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沥尽心血:滴尽了心血,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
潜心贯注:精力集中,用心专而深。
心会神凝:指精神高度集中,用心专一。
慷慨淋漓:形容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1.同学们观察本文的标题,可以发现这篇文章的标题比较特殊,用了主标题加副标题的形式。这个组合式标题告诉了我们关于文章的哪些主要信息呢?
预设:
(1)文章的写作对象是闻一多先生。
(2)文章的写作内容是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两个方面的事情。
(3)文章选取闻一多先生若干个说和做的片段来表现人物。
师小结: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尽可能挖掘标题提供的信息,可以使我们在阅读之前对文章的内容、写法乃至主旨有一定了解。
2.结合主标题和副标题,我们知道文章写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请同学们浏览文章,勾画出文章开头、中间和结尾处直接点明先生“说”和“做”的特点的语句,并据此梳理文章层次。
预设:
文章开头、中间和结尾处直接点明先生“说”和“做”的特点的语句有: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第1自然段)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第2自然段)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第7自然段)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第8自然段)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第9自然段)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第20自然段)
师小结:借助这些提纲挈领的句子,我们可以梳理出文章层次。文章以闻一多先生自己的话开篇,先写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方面”,即“做了再说,做了不说”;再写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即“‘说’了就‘做’”。最后高度赞扬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3.副标题提示了本文写的是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具体来说,文章写到了哪些言行片段呢?请同学们速读文章,勾画出相关信息,并从“学者”和“革命家”两个方面分别加以概括,完成下列表格。
说和做的特征 | 主要事件 | |
学者 | ||
革命家 |
预设:
说和做的特征 | 主要事件 | |
学者 |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 1.编写《唐诗杂论》
2.编写《楚辞校补》 3.编写《古典新义》 |
革命家 | 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 | 1.起稿政治传单
2.群众大会演说 3.参加游行示威 |
4.课堂小结
通过以上的提炼整合,我们可以梳理出本文的思路:文章以闻一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